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当“颤抖”遇上“心霾”,如何破局?​​揭秘帕金森病继发精神障碍!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常德的张大爷6年前因手抖、行动迟缓等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服用多巴丝肼等药物治疗;随着病程进展,服用抗帕金森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剂量越来越大,效果却差强人意,很多时候行动需要借助轮椅。

2025年3月份,家人发现张大爷有些反常,常自言自语,有时候凭空看见家里来了很多人,有时候觉得脑袋里有个人在讲话;夜里总是睡不好,常在睡梦中大喊大叫;近10天来情况更加严重,称“看到有人在给他办丧事,家门口车里面有人要过来抢他的钱”。

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有一次甚至动手打了妻子;平日里整天愁眉苦脸,动不动就说“死了算了”;家人觉得张大爷似乎精神不太正常,出现了幻觉,遂带其就诊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躯体疾病精神科(男)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唐丽详细询问了病史,仔细的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头部MRI、动态脑电图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最终考虑帕金森病继发精神障碍。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张大爷住院半个多月后幻觉消失了,不再胡言乱语,又回归了以前平静的生活。

唐丽主任医师介绍道,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运动症状(如震颤、肌肉僵硬、动作迟缓)为主要特征。

然而,随着病程进展,约40%-60%的患者会伴随出现精神障碍,约30%-4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则可能表现为过度担忧或恐慌。约20%-30%的中晚期患者会出现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物体),甚至伴随被害妄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

这些非运动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家庭照护带来巨大挑战。除了疾病本身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外,左旋多巴等治疗药物可能诱发幻觉或精神紊乱;长期疾病负担、社交减少可能诱发抑郁或焦虑。

那么大家平时如何预防与管理呢?

1. 早期识别与干预,若出现情绪异常或幻觉,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 优化药物治疗,避免过量使用多巴胺能药物,必要时联用精神类药物。

3. 非药物干预,认知训练、运动疗法、光照疗法等均能起到一定效果。

4. 家庭与社会支持,家属需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并非“故意找麻烦”,而是疾病表现。建立支持性环境,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可减少孤独感和焦虑。

帕金森病继发精神障碍是疾病自然进程的一部分,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预防,患者仍能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医患协作、家庭关怀与社会支持,是帮助患者走出“身心双重困境”的关键。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崔航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评论
妇幼•雨荷•
少师级
科普知识学习
2025-06-18
陈药师药科普
贡士级
2025-06-18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针灸对本病的治疗受病程长短、临床症状等因素影响。病程短疗效较好,针灸对僵直症状改善较震颤更明显。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