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省级一等奖:《模拟地球》

宁夏科学传播
原创
致力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收藏

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银川市唐徕中学-高天浩-辅导老师:安静

伴随着课前预备铃的响起,下节课同学们就要来到新建的AI地理教室上课,我开始调节教室的空气湿度系统。作为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教学模范学校,拥有这样一间由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数字化教学,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多功能AI地理教室,可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多种多样的气候特征,运用室内的湿度,气压调节系统,感受大气的运动,带上VR眼睛,近距离,多视角地“观察”河流与洋流的运动,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千里外的异域风情……

学生们陆陆续续走进,每个孩子刚一踏进门,便此起彼伏地惊叫起来,好奇心立刻涌上心头,甚至洋溢到了他们吃惊的表情上——可不是吗,经过我的一番调节,小小的教室已经容下了半个地球,液晶显示与触屏技术相融合的地板上,浮现出来巍峨山脉,茫茫沧海,涓涓细流,两边墙壁上的VR投影仪将头顶至天花板的这片区域,分成浅蓝、蓝、深蓝三个区域,对应着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云雨等自然现象,飞机卫星等航天器分散其中,各个层的特点和应用从课本上的知识点,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情景,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生动易懂。不仅如此,借助人工智能,对于地理数据处理,图形处理和勘探测绘等高精尖地理学领域工作效率更高更精准。

“同学们,大家也看到了,以后的地理课,我们都会在这样的AI地理教室里上课。”说实话,能在这样一间能够高精度模拟地理环境的教室里上课,我的心情和这些孩子一样激动,我也想看看这间教室还有什么令人惊奇的科技力量。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讲的热带草原气候吗,在AI地理教室里,我们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干湿季不同的景观,还可以切身体会!”

“真的吗,气候难道也可以用人工智能模拟吗?”

我走到控制台前,选取需要模拟的气候类型——每种气候对应的温度和湿度的数据已经提前录入到系统中,只需选择AI系统便会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VR系统也会对应到相应的景观图像数据,上下同时投影,营造出立体效果。“同学们,现在你可能会感觉有些干热,没错,此时你感受到的正是热带草原旱季的气候!在室内能感受到千里外的温度,是不是很神奇,很有趣?”孩子们欢喜惊奇地看着周围一派广袤非洲大草原的景象,简直难以置信。我有带着同学们体验了其他气候,看见了其他景观。一节课的时间,在一间教室内,我们便行完了千里路,40分钟便“环游”了地球。

课下,我问同学们:“同学们,这样的课堂,上课体验感是不是很强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看得出,大家都很兴奋,十分期待下一次上课。突然,有学生发问道:“老师,有了这样的AI地理教室,我们是不是就不用旅游了,走那么多路多累呀,人工智能几十分钟就能带我们游遍世界,太方便啦”“是呀,足不出户就能畅游世界啦”

即使有高科技的教学设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却怔住了。思索片刻,我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要记住,生活处处有地理。即使我们的教室能高精度模拟地球,但这一切都是虚拟,而非现实。我们或许能感受各种气候,但我们却不能闻到植被的清新;我们或许能穿过山脉和河流,但我们却不能体会到登上山顶看见日出的感动;我们或许能看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但我们却不能拥有跨种族,语言交流的心心相印。即使人工智能使生活更便捷,但我们所向往热爱的生活依旧,需要你们亲自体会。”

在AI地理教室里,我和孩子们都上了难忘的一课,AI带给我们的不仅有高效智能的生活,也让我们带着对生活的一份思考,在快速中静下来。模拟的地球是没有情感的,亲身体会我们的地球,毕竟只有这样,才能和它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