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了解为何手术时必须"平安无饰"

youie1986
普及手术知识,提升公众健康意识,消除焦虑,促进科学就医。
收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手术患者也不例外。然而,当患者被推进手术室时,身上的每一件首饰都必须取下。这个看似简单的规定背后,蕴含着医学工作者对患者安全的深切关怀。从一枚戒指到一条项链,这些日常的装饰品在手术室中可能成为致命的隐患。让我们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了解为何手术时必须"平安无饰"。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导电风险。手术中会使用各种医疗设备,如高频电刀、超声刀等,金属首饰会干扰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刀在手术中用于切割组织和止血,通过高频电流工作。金属首饰具有导电性,如果患者佩戴金属首饰,电刀产生的电流可能会沿着金属传导,造成局部组织烧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此外,一些精密的监测仪器,如心电监护仪等,也可能会因为金属首饰的干扰而出现信号不准确的情况(图二),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准确判断。尽管电外科安全事件发生率仅为1‰~2‰[1],但由于电极在手术中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设备发生故障后高达30.83%的患者可能出现电灼伤、电击伤、术野燃烧等意外伤害,甚至死亡[2]。

图1[3]

图二

其次,在手术中,患者的体位可能会根据手术需要频繁调整。如果患者佩戴着项链、耳环等首饰,在体位变动过程中,首饰可能会压迫、划伤患者的皮肤。例如,项链可能会勒紧颈部皮肤,影响血液循环;耳环可能会在头部转动时被拉扯,导致耳垂撕裂。此外,手术结束后,患者身体往往会出现肿胀情况,如果首饰没有提前取下,肿胀的组织会受到首饰的束缚,进一步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恢复。在紧急情况下,首饰的存在可能延误抢救时机。例如,当患者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路时,手镯的存在可能影响静脉穿刺;当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时,项链可能影响气道管理。这些潜在的风险都要求我们在手术前必须取下所有首饰。

此外,首饰也可能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引发感染的风险。手术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区域,任何可能带入细菌的物品都必须严格管控。日常佩戴的项链、手链、戒指等饰品,容易藏污纳垢,即使经常清洗,也难以彻底清除缝隙中的细菌和微生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这些细菌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通过伤口进入患者体内,导致手术部位感染。更严重的是,手术室中的病原体往往具有更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生感染,治疗将变得异常困难。201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手术部位感染可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7-10天,医疗费用增加20%以上[4]。

因此,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患者在手术前一定要遵循医护人员的要求,取下所有首饰,并妥善保管。这看似小小的举措,实则蕴含着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与严谨守护,是手术成功、患者平安康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耿小平,郭莉,高威.电外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2-4.

[2]陆晓华,宋海峰.基于FDA数据库的电外科设备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20,35(5):154-160.

[3]孙育红,郭莉.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59.

[4]Shepard J, Ward W, Milstone A, Carlson T, Frederick J, Hadhazy E, Perl T. Financial impact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on hospitals: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AMA Surg. 2013 Oct;148(10):907-14. doi: 10.1001/jamasurg.2013.2246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6-06
周志宇
少师级
2025-06-07
俄体镇科普88888
太师级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