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日光疗法”靠谱吗?黄疸宝宝的阳光使用说明书

温州市护理学会
原创
提供优质健康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收藏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皮肤、黏膜黄染。对于生理性黄疸,适当晒太阳可辅助退黄,但操作不当可能带来风险。

一、黄疸晒太阳的原理

黄疸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的,而阳光中的蓝光波段(波长425nm-475nm)能将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有效成分:阳光中的蓝光(而非紫外线)。

•✘常见误区:隔着玻璃晒太阳效果差(普通玻璃会阻挡大部分蓝光)。

二、哪些黄疸适合晒太阳?

可尝试的情况

1.生理性黄疸(最常见)。

•出生后2天-3天出现。

•4天-5天达高峰。

•足月儿≤12.9mg/dl,早产儿≤15mg/dl。

•宝宝吃奶、睡眠正常。

2.母乳性黄疸(排除病理性因素后)

•持续2周-3周甚至更久。

•体重增长正常。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每日胆红素上升>5mg/dl。

★伴随发热、呕吐、嗜睡、拒奶。

★大便呈灰白色或尿液深黄。

三、晒太阳的正确操作

1.时间选择

•打开窗户(确保蓝光穿透)。

•室温保持26℃-28℃(避免着凉)。

2.宝宝准备

•只穿尿不湿,暴露四肢和躯干。

•用纯棉薄布遮盖眼睛和生殖器。

3.照射方法

•让阳光均匀照射皮肤(避免局部过热)。

•每5分钟调整体位(仰卧→侧卧→俯卧)。

4.结束后护理

•及时穿衣保暖。

•补充母乳或配方奶。

四、风险提示与禁忌

禁止晒太阳的情况

✘病理性黄疸(如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

✘皮肤破损、严重湿疹。

✘早产儿(尤其体重<2.5kg)。

✘阳光强烈时段(紫外线指数≥3)。

潜在风险

1.紫外线伤害:晒伤、远期皮肤癌风险。

2.体温失衡:过热或着凉。

3.延误治疗:严重黄疸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

五、科学退黄的其他建议

1.加强喂养:每天哺乳8次-12次,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

2.益生菌辅助:部分菌株(如罗伊氏乳杆菌)可帮助降低胆红素。

3.医疗干预:当胆红素超过超过安全阈值时,需蓝光治疗、换血等。

评论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胎疸首先见于隋•《诸病源候论•胎疸候》:“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首也。”
2025-04-20
科普达人精英
太师级
黄疸是诸疸的总称。胎黄属黄疸的范畴。古代专章记载黄疸的文献首推《内经》。
2025-04-20
大思快跑
庶吉士级
已阅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