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以全草入药。解痉止痛、止咳平喘。
满地落花黄,山中四处香。
属中唯一种,别具一格强。
(中华新韵)
**名 称:**白屈菜
**拉 丁 名:**Chelidonium majus
**分类地位:**罂粟科 Papaveraceae白屈菜属 Chelidonium
**别 名:**八步紧、白屈芽、地黄连、地黄莲、断肠草、断肠散、观音草、胡黄连、黄连、黄莲、黄汤子、假黄连、假黄莲、见肿消、牛金花、人血七、山黄连、山黄莲、山西瓜、水黄草、水黄连、秃疮花、土黄连、土黄莲、希古得日格纳、希日-好日、小人血七、小野人草、小野人血草、雄黄草、血当归、岩黄连、希古得日-格纳、野黄连、扎格朱等。
异 名:Chelidonium grandiflorum、Chelidonium haematodes、Chelidonium laciniatum、Chelidonium laciniatum var. fumariifolium、Chelidonium luteum、Chelidonium majus f. laciniatum*、Chelidonium majus* subsp. grandiflorum*、Chelidonium majus* subsp. laciniatum*、Chelidonium majus* var. fumariifolium*、Chelidonium majus* var. grandiflorum*、Chelidonium majus* var. plenum*、Chelidonium majus* var. tenuifolium*、Chelidonium murale、Chelidonium olidum、Chelidonium quercifolium、Chelidonium ruderale、Chelidonium umbelliferum.*
识别特征:
1、株高可达100厘米以上草本。主根粗壮,圆锥形,侧根多,暗褐色。茎多分枝,分枝常被短柔毛,节上较密,后变无毛。
2、基生叶少,早凋落,叶片倒卵状长圆形,羽状全裂,全裂片2-4对,倒卵状长圆形,具不规则的深裂或浅裂,裂片边缘圆齿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白粉,疏被短柔毛;叶柄被柔毛或无毛,基部扩大成鞘;茎生叶近同基生叶。
3、伞形花序多花;花梗幼时被长柔毛,卵形苞片小,萼片卵圆形,舟状,近无毛,早落;花瓣倒卵形,全缘,黄色;花丝黄色,花药长圆形;子房线形,绿色,无毛,花柱柱头2裂。蒴果狭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2-3毫米,具短柄。种子卵圆形,黄褐色至黑褐色,长约1.4毫米,宽约1毫米,表面具光泽,密补蜂窝状粗网纹,背面弓曲,腹面平直,具深褐色纵棱,纵棱中部延生巨大的鸡冠状附属物,白色或淡黄色,先端圆,基端胚根弯曲向腹面,胚根尖端具黑褐色小丘,种脐在小丘与鸡冠附属物之间,色较浅。
**国内分布:**几遍全国。拍摄于山东省威海市里口山、临沂市临沭县玉山镇九里村水渠下。
**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及欧洲。
**生 境:**生于约海拔22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路旁、石缝、水沟边、果园、宅旁等处。
**物 候 期:**花果期4-9月。
**保护级别:**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非中国特有物种。
**药用价值:**以全草入药。苦,凉。有毒。入肺、胃经。解痉止痛、止咳平喘。主要用于胃脘挛痛、咳嗽气喘、百日咳等症。
编辑: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