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蛰到清明这 40 天,昼夜温差常常超过 15℃。研究表明,寒冷的天气高血压、心梗、房颤、心衰、猝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注意要点之穿衣
针对御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穿暖。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保暖至少要遮盖上肚脐眼。而对于心血管患者却还不够。还有几个关键:
1、上肢和下肢:保护手臂和腿部,确保血液循环良好。在寒冷环境下,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少,加重心脏负担。因此,穿戴适当的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手套和袜子等保护措施是重要的。
2、头部和颈部:头部和颈部是散热最快的部位,也是体温调节的重要区域。适当戴帽子和围巾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同时保护颈部血管。
3、脚部:确保足部血液循环良好。穿戴保暖的鞋子和袜子,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一点,可以防止脚部受寒冷影响而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血液循环减少。
4、胸部和腹部:保护胸部和腹部可以减少寒冷对心脏的影响。穿着保暖的衣物,如厚外套或毛衣,可以保持胸腹部温暖。
注意要点之锻炼
有氧运动对心血管患者非常有益,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等,也可在室内适当做一些力量练习,如弹力带,还可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健康,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减轻体重、控制血压和血糖。天气寒冷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选择10时以后至下午3时的时间段,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活动。
注意要点之饮食
合理的饮食很重要,少吃高热量、高盐、高糖的饮食,控制体重、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入。此外也需要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为身体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效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此外,一味地限制脂肪的摄入,并不是我们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方式。除了避免扣分项,找准加分项也很重要。在常见食物中,橄榄油和坚果就是我们优选的脂肪摄入食物。
注意要点之睡眠
6时~10时被喻为心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大部分心血管病都在这个时间段猝发。人在夜间睡眠时,身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状态,早上刚醒来,心跳频率从慢到快,让血管收缩和凝血的物质增加了,容易出现血栓,而醒后猛起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发生。所以清晨醒后,最好“赖床”一小会儿,让人体有个适应过程。
最重要的是,定期进行体检,听从医生的建议,并及时治疗和管理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同时建议学习一些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护士长许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