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世界罕见病日 | 生命的悖论:没有疼痛,反而更痛苦?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原创
中华医学会机关刊。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
收藏

导语

先天性无痛症(CI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病变,患者自出生起就无法感知疼痛、温度及部分触觉。就像身体的安全系统发生了故障,让患者对疼痛刺激失去了最基本的防御和保护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各种肉体上的疼痛。这些疼痛可能源于跌倒摔伤、刀割划伤,开水烫伤,又或是牙髓炎引起的牙痛。这些痛苦的经历常常让我们不禁幻想:如果能够摆脱疼痛带来的困扰,那该有多好?但是没有疼痛的日常生活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般轻松,反而是处处暗藏危机。一、被忽视的痛苦:没有“警报”的身体

由于无法感知疼痛,CIP患者的日常生活就像在刀尖上行走。他们对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完全麻木,常常陷入自我伤害而不自知。想象一下,当吃饭时不小心咬到舌头,正常人会立刻感受到疼痛并停止动作,而CIP患者却感受不到这种警示信号,甚至有些CIP患者自婴儿期将咬舌当作一种玩乐行为,导致嘴巴舌头严重咬伤。由于无痛感,磕伤烫伤似乎也不再可怕,导致有时受伤也浑然不知,时常等到身体肿胀才有所察觉。更可怕的是,这种“无痛感”并不意味着身体不会受到伤害。恰恰相反,由于缺乏疼痛预警机制,患者更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并引发严重并发症。骨折、关节脱位、反复感染等问题在CIP人群中尤为常见。此外,由于是一种神经性疾病,CIP患者也容易伴发情绪障碍。二、CIP的遗传学病因

目前医学研究已经发现十余种与CIP相关的基因,包括:NTRK1*,NGF,PRDM12,IKBKAPFAM134BCLTCL1SCN9ASCN11A,**ZFHX2等。以SCN9A、SCN11A*基因为例,它们编码的是钠离子通道蛋白,在神经信号的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钠离子通道的作用是帮助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将疼痛信号从外周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如果这个过程出现故障,人体就无法感知疼痛,就像身体的“报警系统”失灵了一样。最后,让我们重新审视疼痛这一看似痛苦的生理现象。在正常人眼中,疼痛是一种负担;但对于CIP患者而言,它更像是一个缺失的“安全网”。我们需要珍惜身体发出的每一个警告信号,也要对那些无法感知疼痛的生命投以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结语

尽管医学界已经对CIP的遗传学病因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无法治愈这种疾病。罕见病发病率低,较为罕见。然而一旦发生,仍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罕见病的认知度及普及率。尤其对于有家族史的家庭而言,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文/武汉儿童医院遗传与精准医学中心 张蕾 何学莲)

评论
科普65bf7cf37d4ed
庶吉士级
已阅读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