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肾病似乎是成年人的 “专利”,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儿童也有可能患上肾病,而且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加上一些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延误治疗。了解儿童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对家长来说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帮助孩子及时得到治疗,还能最大程度降低肾病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儿童肾病的类型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 1 - 3 周出现。这种疾病起病较急,主要症状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血尿是最为直观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尿液颜色变红,就像洗肉水一样,有时肉眼无法察觉,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蛋白尿则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严重时可出现泡沫尿,且这些泡沫细密,长时间不易消散;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尤其是晨起时较为明显,随后可逐渐蔓延至全身;高血压在部分患儿中也较为常见,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
肾病综合征也是儿童常见的肾脏疾病,它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标志性症状,孩子的尿液中会出现大量泡沫,且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因为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低蛋白血症是由于蛋白质丢失过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孩子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高度水肿可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皮肤发亮,严重时还会出现胸水、腹水,影响呼吸和消化功能;高脂血症则是因为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而脂蛋白的分解代谢减少,导致血液中血脂升高。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通常在皮肤紫癜出现后 1 - 8 周内发生。除了有皮肤紫癜的表现外,还会出现肾脏受累的症状。皮肤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呈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相似,但紫癜性肾炎的血尿持续时间较长,且容易反复出现。
儿童在表达身体不适时往往不够准确,这就需要家长们格外细心,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家长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1.尿液异常:如前面提到的血尿、泡沫尿,这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旦发现孩子的尿液颜色异常或泡沫增多,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
2. 水肿:孩子眼睑、下肢或全身出现不明原因的水肿,尤其是晨起时眼睑水肿明显,经过休息后也不消退,要警惕肾病的可能。
3. 尿量变化:尿量明显增多或减少都可能是肾脏问题的信号。如果孩子尿量突然增多,同时伴有口渴、多饮等症状,可能是肾脏的浓缩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尿量减少则可能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受损。
4. 精神状态不佳:孩子变得不爱玩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乏力等,可能是由于身体不适引起的,其中肾脏疾病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因为肾脏疾病会导致体内毒素和废物堆积,影响孩子的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
5. 血压升高:部分儿童肾病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如果孩子诉说头痛、头晕、心慌等症状,家长应及时给孩子测量血压,如有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儿童也会受到肾病的困扰,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儿童肾病的常见症状。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和治疗对于儿童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肾病对孩子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