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才没有害羞!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3046 篇文章

我的脸怎么越来越像猴屁股?我没有害羞,真的。

640.png很多小姐姐们都有一个困扰,面颊总是红扑扑的,近看都是细细的红血丝,到底怎么回事?今天就来聊聊面部红血丝这件事。

面部红血丝是什么?

面部红血丝又称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是面部皮肤的小血管因种种原因“膨胀”扩张,形成红色或紫色的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损害,多见于两颧、两颊及鼻部,出现后一直不能消退,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增多[1]。

640.webp (9).jpg先天性的多数是从小就有,发病原因尚不明,多有家族史。我们详细说说后天发生的。

先来看一下皮肤结构:皮肤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而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真皮层中,主要任务是交换氧气、营养等物质,同时调节体温等。所以特别明显的红血丝多是表皮层受损,也就是常说的“皮薄”,或者是真皮层毛细血管受损。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环境因素

高原,因空气稀薄,为了更多的“氧气”,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日久导致永久性扩张,也就是“高原红”;还有高温、低温、紫外线等,使表皮层的“保护力”下降,毛细血管体温调节机制罢工,管壁扩张破裂,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硬防护”没有做好。

2、过度护肤

比如使用过量酸类产品或是过度清洁,破坏了表皮层或是毛细血管壁,导致发生过敏性的炎症反应。

3、疾病导致

常见如酒渣鼻、放射性皮炎、肝硬化、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肺心病、甲亢、糖尿病、静脉曲张等均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或是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也可能会出现面部红血丝。

如何减少红血丝?

1、因为过度的清洁、护肤、刷酸等导致的,那么最需要的先停止这些“过度”,包括一度火热的“冷热交替”洗脸法,对皮肤都是非常刺激的;

2、角质层受损那就“增厚脸皮”,温和清洁,避免外界刺激,使用含有角鲨烷、神经酰胺等皮肤屏障修复类产品,减少酸类、高浓度维生素C等产品的使用;

3、也可以从保护或修复毛细血管入手,例如植物黄酮、麦芽多糖、洋甘菊有收缩血管、增强血管壁弹性的作用。

4、还可以将已经扩张的毛细血管“堵死”,利用激光或强脉冲光,将毛细血管封闭,就不再红了。需要强调的是,若采用光电类治疗,对效果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想要“一步到位”,拥有蛋白般光滑无痕的肌肤是不可能的。

如果平时不红,受刺激时会红,特别是轻微刺激后立刻变红,且不宜消失时就要警惕了,这是皮肤在向你发出警报:你再不关心我我就出现红血丝给你看!那么就去增厚脸皮,选用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类产品。

如果持续发红,并且有刺痛,发热等现象,炎症的可能性更大,并且需要和其他疾病鉴别,除了纠正不良护肤习惯,请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治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

中医中药来帮忙

爱美之心可不是从现代才开始的,我们的前前前前辈们认为,皮肤之美源于其脏腑、经络的气血之充养。《灵枢》提到“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气血充盛、运行顺畅是皮肤健康美的内在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皮肤而言是极重要的。

有研究显示[2],面部红血丝与女性体质类型有关,患者多为阴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病因主要是阴虚血热,使血热上行,伤及颜面孙络所致;或阳虚血寒,血脉运行不畅,脉络瘀滞,瘀血停滞于孙络或浮络之间而发病。

治疗面部红血丝,中医药也有成功的案例,清热凉血药物结合梅花针、灵芝当归汤等治疗面部红血丝,均有不错的疗效[3-4],但具体情况仍应就诊后,通过整体审查再行辨证论治。还可通过针灸治疗,多多刺激下图的耳穴,也可缓解红血丝。

640 (1).png配图来自:李芳莉,吴昊 主编.针灸美容减肥手册.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面部红血丝的修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以平时护理与预防为主,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节,面部适当护理,避免暴晒或寒风的刺激。保你脸蛋不再害羞~

参考文献

[1].皮超,郭波,苗国英 主编.临床皮肤性病学彩色图谱.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赵亚,王济,方程,戴竞,祝乐,熊卫国,孙淑娴,王琦,魏少敏.中国城市女性面部损美性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07):2368-2371.

[3]严敏, 清热凉血活血中药结合梅花针穴位打刺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2015-12-10.

[4]张博,王萍.自拟灵芝当归汤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50例[J].中医药学报,2013,41(01):105-106.

作者:奚若凡,李福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