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三言两语 | 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谁先打,各种消息该信谁?

科学声音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收藏

2020.1.1 热点

12 月 31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已有数据显示,保护率为 79.34%,实现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新冠病毒疫苗的基本属性是公共产品,价格根据使用规模的大小会有所变化,但是一个大前提肯定是为全民免费提供。

科学声音的大家怎么说呢?牛小编:新年好消息!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

冰宅男:嗯,的确是好消息,但我也担心免费会不会意味着许多要出国的,还有一些一线服务的工作者,需要打却一时打不上,而更多其实并不着急的人排队排在前面?毕竟疫苗现在的数量比较有限吧。

牛小编:这就不知道了,我相信到时候会安排稳妥的。

冰宅男:既然能免费,我相信是有所准备的。但之前不是有传闻说两百元一针,还有五百元钱一针的吗?

汪理性:所以,我们要看信源。什么“医生朋友说”、“内部人士说”,即便是截了图,都不是可靠的信源。在防疫这件事上,国家相关机构才是更好的信源。信源,就是信息最初的来源。

牛小编:那日常生活中,那些来自内部人士的消息就不可信吗?

汪理性:也不能这么说。信源是有阶梯的,我们不能说哪些信息完全不可信,只不过当有更优质的信源与之矛盾的时候,就要给那些低质的信源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冰宅男: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找优质信源吧,那生活多累啊。

汪理性:是的,所以只有那些重要的、影响生活的、不同说法互相冲突的信息,才需要尽可能查证。比如,你看到一个微博的截图,右下角有水印,就可以去看看博主是不是真的发过这条内容,然后再看看博主又是从哪里知道的,从而再顺藤摸瓜,看看最初的信息来源,也就是信源。

牛小编:哦,明白了。

汪理性:那我给你做道题:以下哪个属于信源?

A,听朋友说起的某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

B,在朋友圈亲眼看到的新闻媒体报道的截图

C,你亲眼看到某新闻媒体在报纸上登载的文字

D,你通过官网查询找到了某组织的书面稿

牛小编:看着 C 已经十分靠谱了,但我知道,答案肯定是 D。

汪理性:对,因为新闻媒体,其实也只是在转载一些组织或者个人的观点。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信息的搬运工”,而不是制造者。

冰宅男:嘿嘿,那我们不也是“科普知识的搬运工”吗?我们也不能算一手信源。

汪理性:也对,也不对。不对在于,我们不只是搬运知识,更是要把那些晦涩的知识“翻译”成大众都能听懂的语言。而对的是,我们的内容要尽可能给出信源,也就是最初的研究报告。方便那些有疑惑的,想刨根问底的,想验证的人查询。

牛小编:嗯,这就是我们作为科普人所做的事情,今天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