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药半月谈 | 五加皮

药葫芦娃
原创
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 典故趣闻 ·

本草来自万物,药性自有不同。

不同的药材特性不一。就制备成丸散膏酒等不同的药物剂型而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强调,“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有的药材特别适宜制备成药酒。

五加皮这味药,就是特别适合制备成药酒的。五加皮酒是大名鼎鼎的常用药酒,人们对它的保健功效大加赞誉。明代张弼《谢五加皮酒》五言绝句中,就极赞了它的保健佳效:

“领得五加酒,全胜九转丹。举杯才入口,老态变童颜。”

过去在人们生活中五加皮酒很常见,所以连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都给它安排了场景。在第五十出“开宴”中,丑角持酒出场时,道白说:“黄石兵书三寸舌,清河雪酒五加皮。酒到。”此处所用典故,上句“黄石兵书”引秦末人黄石公故事,他的《太公兵法》可令人有三寸不烂之舌,名将张良曾得此书而有旷世奇才。下句所说的是,清河之地出产有雪酒和五加皮酒,是大家爱喝的酒。

中医古籍多处论述了五加皮尤宜酒渍。梁代道教养生达人陶弘景说:“煮(五加)根茎酿酒饮,益人。”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述了以五加皮和枸杞皮(地骨皮)煎汤酿制的五加皮酒,可治疗虚劳。宋代《本草图经》载有“(五加皮)酿酒饮,治风痹四肢挛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王纶《医论》云: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一味浸酒,日饮数杯,最有益。诸浸酒药,惟五加与酒相合,且味美也。”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凡诸浸酒药,惟五加皮与酒相合,大能益人,且味美也……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

五加皮酒配方多,各有不同。这儿讲一则与明代名医缪希雍(字仲淳)有关的五加皮酒的故事。

江苏常州市金坛素以封缸酒闻名。金坛人于中甫、于润甫兄弟所酿制的“金坛于酒”闻名于明末清初之际,最早以五加皮酒见称。于润甫向缪希雍学习,才酿造出了五加皮酒。原来,于润甫的妻子在怀孕期间外感伤寒,正处于临产前,家人都急坏了。缪希雍应邀前来诊治,他慧眼识证,妙用经方竹叶石膏汤,孕妇的病很快治愈,六天后就生下了小宝宝,母婴俱安!于润甫真心佩服缪希雍的医术,二人遂成至交好友。缪希雍从药性出发,教给于润甫在酿酒时加入五加皮,酿制成一种滋补保健药酒。于家所酿的酒,以金坛所产上等米曲为原料,经名医指导加入五加皮,出酒后不但酒味清香,还具有独特的滋补功效,一下子畅销于市,成为当地独特的风味酒种,被称为“南酒之冠”。天启七年(1627年),于润甫将酒送给钱谦益,钱谦益称赞有加,写文记录其酒缘由:

“金坛于润甫酿五加皮酒,为南酒之冠。润甫与缪仲醇友善,仲醇善别酒,酿法盖得之仲醇。今年润甫酿成,损饷而仲醇亡矣。”

至于浙江建德市的严东关五加皮酒,是包括五加皮等20余味中药材在内的大复方药酒。

五加皮的药性温补,是以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功效见长的一味药材。早在宋代时,江南吴中一带的百姓就美称五加皮为“追风使者”,五加皮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脚弱等症。所以加了五加皮制备出的酒,具有抗风湿、滋补强壮的保健功用。

· 药材来源 ·

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 性味归经 ·

味辛、苦,性温。

归肝、肾经。
· 功效主治 ·

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

适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5~9克。

· 食疗推荐 ·

五加皮浸酒单方

原料:五加皮200克,52度白酒1000毫升。

制法:五加皮研磨成粗粉,装入布袋中,在瓶中酒浸,密封浸泡,可加以振摇以助浸出,10日后即可供饮用。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适宜于外感风寒湿邪,尤以感受风湿者,表现为肢体麻木不仁、四肢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宜用。

用法:每日饮20~40毫升。

此方系据李时珍所记载变通制备方法而来。《本草纲目》载:“时珍曰:五加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造酒之方:用五加根皮洗净,去骨、茎、叶,亦可以水煎汁,和曲酿米酒成,时时饮之。亦可煮酒饮。”

药酒切勿过量饮用,避免引起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评论
smxh676
太师级
五加皮的药性温补,是以袪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功效见长的一味药材。
2024-05-23
科普达人精英
少师级
五加皮:祛风除湿补肝肾,强筋壮骨利屈伸。筋骨萎软易有效,小儿行迟效可信。五加科有南五加,萝藦科有香五加,香五加二毒性大。
2024-05-23
塞外传播师
贡士级
五加皮这味药,特别适合制备成药酒的。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