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滨海新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当好大家的眼健康守护者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前身为世界人工晶体中国天津培训中心)创建于1989年9月,在第26届国际眼科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20个重要眼科中心之一。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学专科医院,多年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发挥眼科专业人员技术优势,利用线下走访、线上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眼健康宣教工作,增强了公众眼病防治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近三年惠及近千万百姓。近期,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被评为“滨海新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立足眼健康科普 促进眼科事业发展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一楼的诊室依然忙碌,门口患者排着队等候检查。而在医院四楼的眼健康科普基地,正在进行一场视功能眼健康管理专题科普活动。“这是一个经过特殊设计的眼镜,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眼镜模拟白内障或散光导致的视觉模糊效果。”在活动现场,科普人员通过让参与者们亲身体验,了解自身眼部情况,并感受患白内障疾病或散光的视觉状态。参与活动的李女士戴上模拟眼镜后说:“我戴上眼镜后视觉清晰度下降了,没想到白内障看到的东西是这样模糊,这次的活动让我知道进行眼睛健康早期筛查很有必要。”活动还为前来的市民们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等眼部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及生活中的护眼建议,同时还为患病多年的青光眼患者根据病情发展调整治疗方案。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眼睛会出现干涩、看不清东西的情况,这就说明我们的眼睛开始出现问题了。但是很多人不在意,长时间就会导致我们的眼睛出现病变。我们就想通过广泛的科普,来让大家了解自己的眼睛,提升大家眼健康管理认知度。”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李筱荣介绍,近年来,眼科医院围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防盲助老等工作每年开展几十余项公益科普活动,走进百余所学校、社区开展义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科普课程培训,通过科普教育基地展品展示、微信公众号科普知识篇章及微视频等,让广大市民对眼科常见病症有较好地理解和防治。“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进行眼健康筛查、建立眼健康档案等,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达到防盲的效果。”李筱荣说。

助力脱贫攻坚 积极开展医疗公益事业

“健康光明行”“津藏瞳心光明行”“扶贫送健康”“健康快车”……经过多年公益事业沉淀,医院已形成了多个系列品牌公益项目,这一系列的公益举动,展现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和使命担当。

多年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发挥医疗扶贫优势,选派骨干医师参加援疆、援甘、援非工作,实现输血式“精准帮扶”。同时,以“院包科”形式提升对口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并利用远程医疗培训,真正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培育相结合,完成“造血式”健康扶贫。与侨联、老基会、红十字联合,组派医疗队开展“健康光明行”活动,为云南、甘肃、四川、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偏远贫困地区患者实施各种眼病复明手术千余例,助力老区、藏区脱贫攻坚战。“近三年,我们分别输送援非医生6人、援疆援藏医生3人、援甘医生7人。2019年医院加入国家卫健委实施的‘健康快车’公益慈善项目,分别派出2批专家团队赴黑龙江七台河和朝鲜开展‘合作光明项目’,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和民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李筱荣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津冀近视防控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三地在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已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成效显著的经验做法。“我们为学校配备验光设备,实施中小学生全员视力筛查。提倡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结合‘双减’政策,减少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确保中小学生户外体育锻炼。”李筱荣介绍,联盟的成立将持续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试点学校建设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整合三地资源优势,形成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区域近视防控体系。

“未来,我们将在提高医疗水平、加强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提升科研整体实力,实现医、教、研协同发展。并通过广泛的科普工作让老百姓了解眼科知识,提高全民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为大家的眼健康保驾护航,力争降低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及老年人眼部疾病发病率,助力眼健康发展。” 李筱荣说。

评论
广播发烧友@
少傅级
ok
2024-05-16
广播发烧友@
少傅级
ok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