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之科普进校园,筑起科学梦

筑梦科普实验基地
原创
秉承将大学科研精神带入中小学的理念,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收藏

2024年3月15日,文山学院筑梦科普基地携手广南县第三中学,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送教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更在寓教于乐中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活动开始,一场精彩的科普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科普秀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实验,向同学们展示了丁烷、大气压、摩擦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四个方面的科学知识。
这次科普秀,志愿者们运用“手上点火”的实验向同学们展示丁烷气体的神奇。“手上点火”的化学实验原理是利用丁烷气体充入气泡中,然后点燃气泡。由于气泡中的燃气有限,燃烧的时间短,手上浸过洗洁精水,洗洁精水有一定的阻隔作用,所以温度不会升高太多,同时手上的水形成了隔离层,保护手不会被烧伤。为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同学们讲解大气压的科学知识,志愿者们设计了气球摩天轮和空气大炮实验。气球摩天轮的原理是运用鼓风机中产生的气流,将气球吹起漂浮在空中,气流的运动方向沿着气球弧形表面前进,对气球产生了推动作用,从而使气球能够停留在半空中。志愿者用两本书进行对摩擦力的讲解。两本书经过一页一页的重合后交叠在一起,两本书的书页交叉后存在摩擦力。当书页被用力拉扯要分开时,摩擦力会随着书页的增多而加大。作为科普秀的压轴环节,二级水火箭模型一出场就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志愿者们先是给气球打气,而后给气球放气,气球会带着火箭模型一同往上冲。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巨大力量。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竞赛,分别是纸桥过车竞赛和木梁承重竞赛,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切实感受到科学的奇妙。“纸桥过车”的原理是参考桥的不同结构,参赛的成员们尝试用A4纸做三种造型的桥。在竞赛中,各小组想办法设计出尽可能对称的构造,把向下的重力均匀分成许多小的分力,再由桥身的结构来支撑。此次参与“纸桥过车”竞赛的是广南三中的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在竞赛中,同学们都展示出了高度的热情。他们积极组队,踊跃提问,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制作出了一座座别具一格的纸桥。“木梁承重”竞赛“木梁承重”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木梁制作,第二阶段为承重测试。木梁制作时间为3小时,承重测试时间由参赛者作品的承载能力决定。此次竞赛规则参考梁结构,梁是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木梁是梁按照制作材料分类中的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梁结构则是桥梁,其作用是为了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工程师在桥梁的研究中,不断优化结构,使得桥身更轻、承载力更大。这次竞赛,广南三中的每一个初二学子都是小小“工程师”。竞赛中,同学们发挥奇思妙想,利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制作出了符合标准的木梁。这次竞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深刻理解了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原理。

此次科普送教活动不仅为广南县第三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也能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科学之花。我们也期待能够开展更多这样的活动,为更多的同学带来科学的启迪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