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联合法制碱

百度百科
原创
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
收藏

方法原理

联合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两种产品简称“联合制碱”或称“联碱”。

其反应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步反应。

(1)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

(2)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NaHCO 3 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根据NH4Cl 在常温下的溶解度比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5 ℃~10 ℃)向母液加入NaCl ,则NH4Cl 析出,得到化肥,提高了NaCl 的利用率。

联合制碱法具有以下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以上;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 纯碱和氯化铵。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 - ) 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