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桐城市桃树科学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

吴飞银
原创
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毕业,从事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收藏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日照分别为15.8°C,1903.34小时。平均年降雨量与年无霜期为1326.9毫米,246天。地区平均海拔为200米,西部大别山山区平均海拔400米。山区山坡主要为非耕地土壤和部分耕作旱地,pH6~7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根据所述条件可以看出桐城市是适宜桃树大面积栽培并能优质丰产的地区。

桃树(拉丁学名:Prunus persica)是一种落叶树,树皮黑色,长达8m,小枝红棕色或棕绿色,无毛。芽密被覆灰色绒毛。桃树叶呈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5厘米。花单生,径约3厘米,粉红色。果实直径为5~7厘米,形状是近球形,表面密被绒毛覆盖。开花期从3月到4月,果实从6月到9月成熟。除了采摘果实的品种外,桃子品种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早春开花,美丽动人。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外,还可以干燥和罐装。果、叶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药。桃树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旱、耐冻,抗贫瘠土壤,易繁殖。种植山地和耕地的桃树,种植后第二年部分开花并结果,第三年每株植物的平均结果约为2公斤,每亩三年树的结果为200公斤;4年生树木年均产量5公斤以上,亩产550公斤;5年平均年产量10公斤以上,亩产1200公斤;4~5年即可进入盛产期。每亩桃子净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桐城市桃树生产发展较快,面积逐步扩大,2017年桐城市唐湾镇就栽植桃树10多万株,许多农民从发展桃树产业中受益。

桃树种植模式

1.1果粮间作模式:以粮食为主,坡耕地和耕地种植采用行距大,株距小,连续两排桃树2米。线间距10~20米,桃子间作,粮食作物或桃子和中药材间作,实行果粮或果药均丰收的方式。

1.2丘岗地成片造林:以桃为主,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耕地建立桃园,推池养鱼,建鸭舍,鹅舍,牛栏,实施综合生态养殖和组合,提高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要点

2.1良种桃可选用的品种有很多,如油桃,黄桃和寿兴桃。适宜在桐城市各地栽培的主要优良品种有红桃(春丽、秋雪、彭仙),黄桃(锦春、中桃金密、金皇后),油蟠(油7号,金油珍珠,珍珠油蟠),蟠桃(中蟠13,中蟠17,中蟠19,中蟠21号),还有水蜜桃、黄油桃、白如玉、黑桃、中油21号、大樱桃、红肉苹果等等。

2.2高标准建园时,依据规模将桃子品种与早,中,晚品种相搭配建园。除了选择好的苗木和强壮的苗木,根据计划的种植距离,打深沟或挖大穴,每个0.8米深和宽,表心土是分开的,回填土时,每亩加草木灰、厩肥等有机肥1万公斤,磷钾肥各500公斤并通过分层施入。由于桃树易生根,为了增强其抗旱性,种植时可多种植2~3厘米深。在山区建设中,应建造外侧高内侧低的梯田,以利于蓄水和增厚土层,改善土壤。禁止在低洼,排水不良,粘质的土壤中地区建造果园。

2.3种植密度为了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早期产量,因此提倡适度种植。在平原地区,可以使用3米 × 4米的植物间距,每亩种植56株植物;在浅丘区,可以使用2米×3米的植物间距,每亩种植111株植物。种植树苗后的前两年,它们主要是长树和树冠。除种植植物间距外,植树造林还应注意种植点的分配,以协调植物地下和地上部分之间的矛盾。植物间距根据方形进行种植因尤其有利于树冠的平衡生长,比较适合适用于较平坦的林地;长方形种植,排之间间隙大,有利于光能的利用,便于机械操作;三角形种植主要适用于温和的林地,其特点是相邻植物相互错开,每单位面积植物株数超过15%。

2.4整形修剪。及时夏季剪切,改善树形结构,通风透光。结合冬季修剪,主要是树上的枯枝,死果和果实被去除,将其深埋或埋藏,以减少感染源。在修剪时,根据结果后的情况,及时去除长枝,短枝和细枝,通过涂抹和摘心来培育结果枝。

2.4.1新梢摘心。在夏天,桃树的新芽长至30~50厘米,选择第一个顶部并选择正确的方向,角度和位置。去除适当的副稍或芽的顶部以控制外围延伸分支的生长。对于冠层空间的长枝,或较大角度的短枝,早期除去,使之从直立生长转向倾斜生长,形成良好的分支供其结果,实现生产的稳定性。

2.4.2疏除徒长枝。开口角度用于去除长枝的主枝,其具有强壮的生长和小的分枝角。开口角度均匀,树冠开放,生长缓慢,效果得到改善,树木抗病虫害增强。在抽梢期间,及时切断蜂密簇枝。切断弱枝,长枝,病枝,苦枝等,增加树冠的通风和透光,节约养分,改善光照,增强内膛枝的能力,以及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树木抗病性,延缓衰老。延长结果期,增加经济效益。

2.4.3正确扭枝。在夏季生长季节,将半木质化的长枝从基部缓慢弯曲到顶部。重复2~3次,或将植梢基部扭转19~180度,使其下垂或水平。它将缓解树木生长的增长,促进花芽的形成,增加结果,扩大结果,实现稳产和高产的目标。

2.4.4抹芽定位。抹芽定位也称为掰芽子。通常在叶芽萌发时,抽出较短的嫩芽,抹牙的去除不宜迟,过晚时不仅不易去除而且容易留下疤痕,导致桃树产生流胶病,增加防治成本,影响果实品质。

土肥水管理

3.1土壤管理:每年采果后或秋冬各深翻园地20~40厘米。在早期阶段,可以种植小麦,豆类,蔬菜或中草药。夏季及时除草和中耕,保持植物或树盘之间的土壤松散,无杂草。将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覆盖在桃树的根际,对抗旱降温保湿、防止水土流失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均有重要作用。

3.2施肥、灌水:施肥每年多分3次进行。第一次施于花前,主要是氮肥和磷肥,采用沟或穴位施用。每株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0.5公斤。在果实膨大期间,每株第二次施用磷酸铵0.5公斤。第三次,秋稍停止生长后,通过放射状沟施用,植物施用有机肥25~30公斤。结合果园的施肥和干旱条件,进行及时灌溉。

花果期管理

4.1花期喷肥:从开花期间直到结果期间均可以喷洒果树丰产素。据试验:可提高坐果率21.8%,提高产量18.7%。

4.2放蜂和人工授粉:蜜蜂可使圆柱花的坐果率提高30%,人工授粉可达45.8%,自然授粉结实率为21.5%。

4.3疏果:桃树通常在5月中旬变薄。如果光线充足,可能会有4个长果枝,冠部不超过3个长果枝。最后,应去除患病的水果,畸形的水果和小果实。

4.4套袋:通过使用套袋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桃果实的品质,此方法对于中晚熟品种效果更佳。套袋的最佳时间通常为同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中旬。

病虫害防治

5.1桃树流胶病:它是一种生理性疾病,在桃枝,叶和果实上会发生,枝条更严重。病茎的树皮较为粗糙,出现裂开现象,裂口难以愈合,裂口处常有黄棕色的透明凝胶渗出。在树皮开裂流胶的过程中,树木会变得脆弱,极易吸引粉红颈甲虫在裂口产卵,进一步加速了桃树的枯死。

5.1.1疾病的原因:桃胶病的发生原因很多。如病虫害,施肥不当,土壤粘稠,排水不畅,夏季过度栽培,深种植,连作,干旱,冰冻,晒伤等。这些恶劣环境都会导致桃树胶病的出现,而且在老树和弱树中会病情会更重。

5.1.2防治方法

5.1.2.1加强管理,促进树木的正常生长。

5.1.2.2对流胶现象严重的桃树分支,伤裂口用5至6波美右硫混合物或硫酸铜的100倍溶液灭菌。

5.2桃细菌性穿孔病:这是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损害桃树的叶子和果实。叶片上的病变形状大多为圆形,病变圆形的直径为2至5毫米,颜色多为红褐色,多个小病灶常与大病灶相连。病灶的边缘有一个黄绿色的晕圈,病变发展到最后会消失并脱落,进而造成严重的脱叶。水果果实表面也会出现病害现象,最初是一个浅褐色的水染小圆点,之后变成棕色,表面略微凹陷。病变呈星形,形成深而大的裂缝,因而病态果实极易腐烂。

5.2.1疾病的发病病原体主要在患病尖端上过冬。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一般早熟品种较易发病。

5.2.2控制方法沟渠排水,以减少田间湿度。修剪枝叶,改善光照条件、提升空气质量,避免树冠封闭。增加使用磷肥和钾肥,增强树木自身免疫力。

5.3桃根癌病:这是一种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桃树的根系。当桃根癌症病变发生时,病变部位的颜色呈乳白色或微红色,表面触感光滑,质地柔软,然后颜色逐渐发展变为棕色,质地变坚硬,表面变粗糙,凹凸不平。受损严重的桃树生长缓慢,植物矮小,果实越来越少,甚至死亡。

5.3.1发病机制:病原体一般在癌组织或土壤中生存,并可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的径流侵入伤口。土壤环境呈碱性时,疾病较易发生,因此在苗圃中更容易发病。

5.3.2防治方法

5.3.2.1加强对果园的检查,挖掘疑似病株的表土,病后用刀刮掉,用1%高氯酸钠溶液消毒。根也可用于浸泡根(对于病株)或根(大树)20次。

5.3.2.2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木潜力。

5.4桃树炭疽病:它是炭疽病属的真菌引起的疾病。

5.4.1发病机制:病原体一般在患病的枝条和患病的果实中以被菌丝的状态休眠,当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合时,也就是说,当平均温度达到10至12℃并且相对湿度达到80%或更高时,孢子逐渐形成。可以通过风、昆虫传染。这种疾病的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在持续整个桃子生长期。高湿是本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诱因。开花和幼果期低,多雨,成熟时果实成熟,混浊多云雾,高湿度有利于发病。土壤重量大,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以及树冠冠层的管理受到严重影响。

5.4.2防治技术

5.4.2.1果园策划:禁止在地势较低,难以排水,粘稠的土壤区域内建造。

5.4.2.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夏季剪切,改善树木结构,通风透光。结合冬季修剪,树上的枯枝,死果和果实被去除,深埋或埋藏,减少感染源。

5.4.2.3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洒3至4度石硫混合物加80%五氯苯酚钠200~300次,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花前喷1次药。花落后喷药频率为1次/10天,喷药次数为3至4次。该药物可以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80%炭疽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400~500倍液体或50%抗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果品采收

桃子果实要及时进行采收。桃果实在发育阶段主要形成颜色、品质和风味。因此,在收获桃子的过程中,应结合品种,用途,销售距离等特点,同时避免收获时出现撕裂,碰撞,摔破和刺伤果皮现象。应首先在桃园的阴凉处进行初选,然后按果实质量进行分级和包装。

参考文献:

[1] 王庆兵. 桃树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2] 赵广杰. 桃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北京农业. 2015年25期.

[3] 韩才明. 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 2015年18期.

[4] 张晓燕. 桃树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绿色科技. 2017年11期.

评论
科普63eb87bf78247
进士级
整形修剪。及时夏季剪切,改善树形结构,通风透光。结合冬季修剪,主要是树上的枯枝,死果和果实被去除,将其深埋或埋藏,以减少感染源。在修剪时,根据结果后的情况,及时去除长枝,短枝和细枝,通过涂抹和摘心来培育结果枝。。。。
2024-01-08
科普63eb87bf78247
进士级
良种桃可选用的品种有很多,如油桃,黄桃和寿兴桃。适宜在桐城市各地栽培的主要优良品种有红桃(春丽、秋雪、彭仙),黄桃(锦春、中桃金密、金皇后),油蟠(油7号,金油珍珠,珍珠油蟠),蟠桃(中蟠13,中蟠17,中蟠19,中蟠21号),还有水蜜桃、黄油桃、白如玉、黑桃、中油21号、大樱桃、红肉苹果等等。。。。
2024-01-08
科普63eb87bf78247
进士级
桃树(拉丁学名:Prunus persica)是一种落叶树,树皮黑色,长达8m,小枝红棕色或棕绿色,无毛。芽密被覆灰色绒毛。桃树叶呈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15厘米。花单生,径约3厘米,粉红色。果实直径为5~7厘米,形状是近球形,表面密被绒毛覆盖。开花期从3月到4月,果实从6月到9月成熟。除了采摘果实的品种外,桃子品种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早春开花,美丽动人。。。。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