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全国科普教育 基地”2023年度终科普绩效自评建议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图书馆、草地资源标本馆)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持续开放的天数预计358天,,读者接待量达到5.7万人次,积极向学院师生以及社会大众提供优秀传统文化、北疆文化、历史、民族团结等内容的科普服务。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科普助力“双减”工作,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学校和学生的科普活动。通过学院新生参观、锡林浩特市部分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研学游及科普展板、科普视频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向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科普知识和教育。服务学生人次达到4万人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积极响应《锡林郭勒职业学院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开展科普活动,利用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组织了2023届新生参观学习以及锡林浩特地区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读书日等重要活动及时间节点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微视频视频,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普知识大赛并获佳绩,充分发挥全国科普基地作用。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利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信息、科普内容以及展教资源的更新情况,积极向大众发布科普相关信息,提高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便利度。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为了扩大科普影响力和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积极筹措、调拨资源,先后赴锡盟正蓝旗寿康颐养院、中共正镶白旗委员会党校进行送书服务活动。这批图书内容丰富,涵盖了政治、党建、历史、文化、生态、保健养生、医学科普等种类等种类,丰富了当地图书资源,开展科普文化宣传。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经费情况:科普工作经费得到妥善安排和保障,为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图书馆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分拨图书馆的25000元经费,其中科普视频制作费用12000元,为拍摄科普微视频向当地相关人士收集资料,产生调查咨询费2100元,科普视频制作团队一行自用车去多伦调研,产生差旅住宿费2880元,采购拍摄科普视频相关设备产生设备费7629元。

人员情况:图书馆现有12名专职科普讲解员组成的科普工作团队,已成为一支业务水平优良、综合素质较高的科普队伍,可进行汉、蒙、英、日等多语种讲解,并以现有管理人员、讲解员为基础成立了“图书馆科普文化”团队,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提高科普工作质量,管理和维护科普教育基地,整理科普资料,制作科普视频,保证线上线下科普工作有序进行。

二、特色工作

图书馆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工作,主要包括主题科普展览、科普视频创作、校园科普活动等。这些特色工作凸显了图书馆的科普优势和独特魅力,增强了学院师生以及社会大众的参与度;

图书馆基于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持续进行资源丰富与拓展工作。一是注重科普文献的采购,上引导学生在与杜仲体会科普的意义。二是不断扩充科普类电子资源,帮助读者打破时空限制,更加快速便捷的查找所需资料;

图书馆内设置科普宣传栏进行科普宣教活动,并适时进行更新。布置了《弘扬“蒙古马”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分别以“草原就是我的家”“辽阔草原红旗扬”“挥刀跃马扫强敌”“红色文艺轻骑兵”“骏马奔驰保边疆”“扎根牧区做楷模”“点亮灯光耀千里”“草原学子传精神”等七个专栏,将北疆草原上的“民族团结精神”“蒙古马”精神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读者心灵深处;

2023年度,图书馆科普团队成员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题,制作并完成7部科普作品。团队成员不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日常科普宣传工作,同时还积极参与各类相关科普比赛。2023年9月,一名团队成员以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为主题制作的“吉祥结——编织最美中国传统文化”参加内蒙古科普讲解大赛荣获三等奖。11月,科普团队所制作“文化科普——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科普视频中的“柳别穹庐‘护’草原”“丝路花雨‘绣’草原”“骏马追风‘印’草原”“春夏秋冬‘行’草原”四部科普视频经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评选,获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奖;

邀请学院学生以及锡林浩特市部分中小学生来到图书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沉浸式体验图书馆的魅力,引导培养良好读书习惯;利用图书馆特色馆藏,以独具特色、具体可感的文献资料、实物和视频材料进行现场科普,深化感性认识,提升人文知识增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参与感和接受度,增强历史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建立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奋斗精神。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图书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科普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拓展,科普创新和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提升空间;二是,在科普推广和传播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加强科普信息的传递和拓宽路径。

四、工作建议

(一)加强科普资源整合和分享。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科普资源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开展联合科普活动,提高科普工作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二)加强科普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加强科普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科普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科普知识储备,扩大科普人员队伍规模,确保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和社交网络扩大科普信息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通过上述建议的改进和落实,图书馆将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高科普工作的成效和影响力,更好地满足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需求,促进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2023年12月13日

评论
刺桐花下
秀才级
大力科普知识宣传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