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深秋,门诊患者逐渐增多,患者们不乏有这样的疑问:“医生,为什么一到秋冬季心脏就不舒服呢?让我们来听一听辽宁省名中医张艳教授怎么说!
张艳教授表示:每年秋冬季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气温下降,人体为了减少散热,保证体温,自然会血管收缩,代谢增强,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此外气温一下降,人体的交感神经就会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黏度增高,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秋冬护心以下几点很重要:
1.时刻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秋冬季节大家要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大多数人在心血管疾病到来之前都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胸闷,心慌,气短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要擅自更改用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心梗或猝死等意外。
2.注意保暖
秋冬季天气转冷,尤其北方会气温骤降,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一味的“春捂秋冻”,如果到室外运动,要避免一早一晚比较寒冷的时间,一般午后最宜,及时增添衣物,以免运动出汗后受凉感冒。
3.适量补充营养
秋天以后,人们开始“养膘”,更喜欢吃火锅,烤肉等高热量的食物或者一些滋补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会造成血脂升高,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弊大于利。我们还是应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张艳教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第七批师承指导教师。辽宁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全国科普专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科技之星”称号。
主治: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心律失常、PCI术后、代谢性心脏病、扩心病、高心病、肺心病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