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铭记历史之耻 强国在我少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科学技术协会

铭记历史之耻 强国在我少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铜陵市长江路小学

铜陵市长江路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为深入践行新课标,提高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课堂质量,11月7日下午,铜陵市长江路小学开展了“铭记历史之耻 强国在我少年”的主题教学研讨活动,王慧老师为大家执教了《圆明园的毁灭》,语文组老师参加了研讨交流活动,业务校长钱春宜主持了研讨活动。

《圆明园的毁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王慧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01教学设计,合理妥当

王慧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王老师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辅相成,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02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画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03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王慧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04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王慧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视频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由,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05运用电影画面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利用电影画面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王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电影画面,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利用展电影画面展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具体生动、真观,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本次集体评课活动调动了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开阔了教师教学思路。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储备,还使各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