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牢记食品安全“七防”口诀,教你辨别劣质食品(二)

任国艳
原创
关注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
收藏

四防“反”。

人体养生应符合四时规律,饮食自然也应顺四时产出。因此,要少吃反季节食物,多吃当季食物。

因为,当季的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从而使食物的精华、营养价值、气味、口感以及功效等,都是当下最好的,也是更适合当下身体所需的。

比如冬季寒冷、万物蛰伏,人们的运动量随之减少,肠胃的代谢能力也相对下降,从而更容易受寒并引发感冒。

而此时吃白菜则恰可利肠通便、健胃消食;吃萝卜则可润喉开胃、促进消化,还能化痰顺气、缓解咳嗽痰多等等,正解释了“为何什么季节该吃什么食物”的千古真理。

五防“小”。

严防不正规的小作坊加工的食品,这类小作坊因卫生条件有限,很容易导致食物在加工过程中混入或产生很多细菌,一旦摄入会对健康造成隐患。甚至,有的小作坊会过量使用一些添加剂,长期食用对健康不利。

六防“低”。

如果发现某种食品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均价,通常也不建议购买。因为这类食品要么是即将超过保质期,大家有可能购买到即将变质或已经变质的食物。要么,可能是假冒伪劣或“挂羊头卖狗肉”的食品。无论哪种,都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七防“散”。

一些散装的食物,很可能因为环境不够密封从而导致细菌侵入。比如一些开放性环境或流动销售的散装熟食,更容易混入一些灰尘、细菌等,导致食物不洁或变质。因此,购买这类场合的食物的时候,要认真观察生产和销售环节是否安全可靠,谨防摄入不安全的食物。

以上食品安全“七防”口诀,你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