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自动化学科科普手册】第六章自动化专业的深造——考研相关经验与专业深造方向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
收藏

第六章自动化专业的深造

6.1、考研相关经验

考研还是就业,是每一个本科生都会考虑的问题,保研大佬可以忽略这部分。

(1)自己需要什么?

每个人在选择之前都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个人目标是从政、经商、对专业没兴趣、想从事一个与专业不同的工作、觉得读研浪费时间不如去社会中历练自我。那就不要选择考研,至少不选本专业。因为显然考研这个选择并不会给你的目标带来助力。

如果以后从事专业高技术工作,或者就是单纯的因为各种目的而需要研究生学历,那就坚定信念,选择考研。因为这就是你需要的,

有人会说,我上了四年大学,对自己以后想干什么还没有规划,那我的建议也是考研,至少有两到三年来定位自己。前提是你确实喜欢这专业。

如果既不喜欢本专业,又不清楚规划,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把考研就业放放吧,思考一下自己,规划一下未来,再来做决定。

(2)考研和就业的利弊

①考研

优点: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学历优势。

缺点:两到三年时间,考研的难度。

②就业

优点: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缺点:工资问题,岗位限制学历。

(3)学校专业选择

选择学校的几个基本原则

定下了考研的信念,下一个问题是什么?考哪里。

一般来说有几个选择方案:

①个人职业定位

比如,以后就打算去某个城市发展,那么选择范围就应该是那个城市或者城市所在省的高校。毕竟每个省的高校在自己当地的认可度知名度都比较高。

②学校的品牌实力

211,985,双一流。目标工作需要这些,那就从211,985这些高校里选。

③专业实力

比如,想读一个实力比较强的专业,那就翻开学科评估或者去论坛查资料,中国有一部分人热衷于各学校专业排名,从中不难发现,你要考的专业,在中国,有哪几个高校是业内大佬。

④难度

这个相当常见,比如,单纯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难度不高那种,那就选个差不多的吧。

选择学校时可以综合以上原则,认真筛选。

(4)学硕、专硕

专业的话,依照个人兴趣与个人实力,就可以选的差不多。重点是学硕还是专硕。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各个学校不同,一般来说有几种情况。

①学制不同

有些学校的学硕是三年,专硕是两年。

②培养方式不同

有些学校学硕培养主要是实验和论文,专硕有一年的企业实习

③难度不同

大部分学校学硕考数学一,专硕考数学二。数学一比数学二多一门概率论。但是并不是说专硕简单。有些学校的专硕比学硕的分高。

结合每个学校的特点进行选择,毕竟考研的难度取决于选择学校专业难度。

(5)初试准备

目标学校学长学姐联系方式的获取

要说除了学校的研究生院老师还有谁对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考研情况有了解,那就是这个学校往年考上的学长学姐,这里介绍一下几种联系到他们的方式。

1.本科学校往年考上的

这个是最好的,因为他和你的经历基本相同,联系方式也比较好获取,所以选择学校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看看往年的学长学姐都考的什么学校?

2.考研论坛,考研帮app,考研群

通过论坛等找历年学长是一种途径,并且如果你考的学校比较冷门,或者上几届根本没有报考的,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唯一途径,不过,这种途径有一个基本环节,就是身份识别。拿着学校的录取名单去对照,往往能识别出哪个才是你要找的学长。

找到了往年的学长学姐,专业课和复试的问题就可以咨询他们了,在此文不再详述,毕竟各学校专业课重点和复试都不一样。

6.2、专业深造方向

自动化专业对口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有以下十个小方向

(1)复杂系统

纯控制理论,要求数学功底,数学功底,数学功底。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发展方向主要是科研人员。

(2)智能系统

偏理论,要求一定的数学功底,可以结合计算机能力搞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科研人员,程序员。

(3)模式识别

计算机类方向,偏软件。发展方向:人工智能行业从业者,简称程序员。

(4)智能检测

传感器检测技术方向,偏硬件。发展方向:科研人员,现场工程师

(5)系统工程

偏文科及理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控制,看导师,有的系统工程导师主要研究管理学。

(6)嵌入式

偏硬件,嵌入式工程师。

(7)机器视觉与机器人

机器人方向,偏硬件。对于机械基础有要求。发展方向,机器人工程师,科研人员。

(8)生物信息处理

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处理。纯软件。发展方向,可以转行码农

(9)物联网

物联网涉及到网络化控制,偏向于计算机类。

(10)导航制导

军工,航天较多,民用的也涉及。

不同学校可能有细微差别。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