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世界关节炎日 | 坚持好习惯,守护骨关节

大科普
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收藏

2023年10月12日是第27个“世界关节炎日”。一说到骨关节炎,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老了才会得的病”。事实上,骨关节炎并非老年人“专属”……肥胖超重、运动损伤都是引发骨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判断是否患有骨关节炎?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骨关节?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潜在的行走杀手”——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成人致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关节及活动量较多的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过度使用这些关节,会导致关节退化加重,进而发生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骨关节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

关节疼痛常为钝痛,初期主要表现为活动时关节疼痛,休息后好转,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

关节僵硬常在早晨起床时出现,晨僵时间一般为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屈膝受限,髋关节炎可出现患者本人剪脚指甲受限,也可能出现上下楼梯、步行和家务劳动受限。

自我检测的四个标准

骨关节炎是长期逐渐发展的。怎样尽早判断是否患有骨关节炎呢?

1.关节压痛

关节活动或受压时如有压痛感,就要考虑骨关节炎发生的可能。

2.关节僵硬

许多骨关节炎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的症状。有些患者表现为早晨起来关节不能动弹,需要缓一缓才能活动。

3.关节活动时发出摩擦音

骨关节炎患者活动关节时常会感觉到关节的摩擦,有时甚至可以听到“咔嗒”声或其他摩擦音。不过,很多患者早期不会出现这种症状,如果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了。

4.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也是骨关节炎的症状之一,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局限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

如果患者自查出现了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请专业的骨科医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如何做好预防保护

骨关节炎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是不是所有人年龄大了都会得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些骨关节炎是可以预防的。临床实践证明,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一些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

合理膳食 低糖低脂饮食,控制热量摄入。因为肥胖是骨关节炎发展的主要原因。患者要多吃含钙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如牛奶、鱼虾、核桃等。

适度运动 运动是预防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有患病风险人群及骨关节炎患者平时进行相对温和的运动,如打太极、散步、游泳等。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尤其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坐卧、爬山和骑车等活动,少做下蹲动作。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日常起居要注意防潮保暖,受凉容易诱发或加重骨关节炎疼痛等急性症状。若关节不慎受伤,要及时就医处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关节损伤。老年人上下楼梯时要扶扶手,坐位时要用手支撑,以减轻关节软骨承受的压力,避免坐矮凳子。

骨关节炎可防可控可治,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症状和疾病发展阶段,提出个体化和阶梯化的治疗措施,尽可能挽救每一个退化的关节。

评论
刘海飞123
少傅级
已阅读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