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明月几时有”不只是一句诗!里面原来藏着这么多科学奥秘

科普时报
原创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00多年前,苏轼以月传情,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我们经常吟诵的诗篇。殊不知,这篇抒情名作里还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明月几时有:

行星撞击地球后碎块形成天体

在46亿年之前,地球正在孕育当中,太阳系还处于混沌初开的太阳星云阶段。在年轻太阳的周围,尘埃与块状岩石不断地凝聚、碰撞、吸积,星云中的部分物质开始生成为环绕太阳的行星和卫星系统。大约在44.5亿年前,最靠近太阳的第三颗较大的行星——地球,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一颗大小与火星相近的行星忒伊亚快速袭来,因为两颗行星的轨道形成交叉,一次巨大的撞击无可避免。这是一次惊天动地的相撞,撞击将两颗行星的地幔和地壳物质抛入附近的空间,当残留的冲击行星改变轨道离去之后,在地球的附近留存了大量的行星撞击碎块。随着时间的流逝,环绕在地球周围的物质逐渐聚合,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天体。

把酒问青天:

蓝光波长短更易被散射

天气晴朗时,我们看到的天空会显示出蓝色。这是因为当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的大气层时,与气体分子碰撞会发生散射,散射时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由于蓝光的波长比红光和黄光的波长短,这使得它们更容易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因而更容易被散射。

天空的颜色还受到大气层厚度的影响。例如,在日落和日出时,太阳光线的角度更低,它需要穿过更多的大气层。这就导致了更多的散射和更长的光程,使得红光和橙光更容易被散射,而蓝光则被过滤掉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天空此时呈现出红色、橙色和黄色。

此外,在阴天或有云层时,由于云层会散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天空的颜色会变得更暗。在这种情况下,天空的颜色可能会呈现出灰色或白色。总的来说,尽管蓝色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天空颜色,但实际上它并不是唯一的颜色。

今夕是何年:

物体质量可影响时间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

“今夕是何年”,苏轼的这句话超越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恰好与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一致。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物体的质量可以影响空间,促使引力的产生,那么物体的质量也就可以影响时间,因此在不同的引力场中,时间的流速也是不同的,地球表面和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卫星之间,就存在时间误差,地球上的时间要比卫星上的时间更慢一些,只不过这种时间流速差距很小。

高处不胜寒:

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我们知道海拔高度越高,温度就会越低。但这个常识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大气层中的对流层,才是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其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左右。这是因为对流层是靠吸收地面辐射的电磁波而升温的。靠近地面的热空气膨胀上升,高空的冷空气收缩下降,于是产生了对流运动,这也是这一层被叫作对流层的原因。

和对流层不同,平流层的情况就恰恰反过来。在平流层中,高度越高,温度越高。这主要是因为平流层里有臭氧层,臭氧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离太阳越近(海拔越高),就越热。

与地球不同,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由于没有大气层,月球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到了夜晚温度可以下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圆时农历十六为最多

一个阴历月里有一天月亮最圆,叫作“望”。但每月“望”的圆度都有细微差别。这是因为月球绕地轨道(白道)与地球绕日轨道(黄道)不在一个平面。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在农历十七的早上,农历十五、十六这两天居多,其中又以农历十六为最多,所以,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俗语。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3年,中秋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而2024年中秋,又回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月有阴晴圆缺:

由月相变化和月食所致

月的圆缺可分为两类,一是月相的变化,二是月食。

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来自太阳的反射光,反射光存在反射角度,当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不同位置时,我们会看到月相的变化。

因为黄白交角的存在,并不是每个农历月都会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月球和太阳、地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此时月球位于两个平面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在农历望日,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会产生月偏食。所以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作者杨宏兵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物理教师)

评论
坦 荡 荡
少傅级
一句古诗词包含了这么多的科学知识,真是感叹古人的智慧!
2023-10-09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苏轼以月传情,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抒情名作里还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成为我们经常吟诵的绝妙诗篇。
2023-10-09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这些蕴藏诗中的科普知识,也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想要抒发的情感。
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