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这种病预后差、致死率高,腹膜透析患者需关注!

医路肾康
原创
传播肾病医学信息·荟萃学科人文交流
收藏

包裹性腹膜硬化(EPS)是发生于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一种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预后差、病死率高。由于其较少见,加之尚缺乏详细的影像学表现的总结与分析,所以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

EPS的发生主要与长期腹膜透析有关,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自身代谢的毒素、葡萄糖降解产物以及腹膜透析液、炎症等因素会导致腹膜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出现损伤,纤溶酶原降低造成纤维蛋白蓄积,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产生增多导致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分化,激活肌成纤维细胞,造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腹膜呈单纯硬化改变,多表现为腹膜间皮失去完整性、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及增生等(1次打击),临床表现一般不显著。

此时,如果在上述腹膜慢性损伤的基础上合并2次打击,包括突然终止腹膜透析、进行器官移植、反复发生腹膜炎、使用促纤维化药物等可造成腹膜进一步纤维化、粘连,最终造成肠包裹,导致EPS的发生[1]。

EPS的特征性表现是反复的小肠梗阻和腹膜硬化。英国EPS临床实践指南提出了两个主要的标准[2]

(1)出现阻塞性肠梗阻的症状伴或不伴不同程度的系统性炎症反应。

(2)影像学表现为腹膜增厚、硬化、钙化,小肠聚集成团。此外,还可以出现反复的血性腹腔积液,但这不是EPS的特征性表现。

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和病理特点,EPS可以分为如下4期:

目前,尚无可用于EPS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影像学是EPS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通过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才能确诊EPS,可以直接肉眼观察到腹膜出现EPS特征性的改变,但临床上并不常用。临床上多使用CT扫描检查,其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扫描,全面且直观地显示腹膜、肠壁及肠周的相关改变。EPS的常见征象包括:腹膜增厚、腹膜强化、腹膜钙化、肠壁增厚、肠壁钙化等,并且可显示多种并发症,如肠粘连、肠梗阻、腹腔积液等[3]。

EPS的治疗较为复杂,需结合患者一般情况和治疗条件选择合适的疗法。一般包括停止腹膜透析、进行营养支持、使用药物治疗,开展外科手术等。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一旦诊断EPS,应停止腹膜透析,转为血液透析治疗。

第二,EPS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第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有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渗出及纤维素形成的作用。

第四,采用肠粘连松解术也可以有效缓解EPS[4]。

具体治疗流程如下:

**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肠内或全肠外营养支持;

**3、**全肠外营养支持3~6月,肠梗阻症状仍无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

**4、**腹腔内灌洗疗效不明确,对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增加其感染风险,慎用;

**5、**试用他莫昔芬20~40 mg/d(尚无随机对照试验依据);

**6、**若患者生存期较短(如合并恶性肿瘤等),可行维持性腹膜透析;

**7、**中止PD可能会促发EPS,结合年龄和并存疾病综合考虑治疗方式;

**8、**对于已形成的硬化,激素治疗无效,尽快转为血液透析。

小结

EPS是在长期腹膜透析治疗中潜在而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伊文,俞雨生.EPS症[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20(05):481-486.

[2]Garosi G,Mancianti N,Corciulo R,et al.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J Nephrol.2013 Nov-Dec;26 Suppl 21:177-87.

[3]张繁,关键,林芝等.腹膜透析后EPS的CT诊断及鉴别[J].放射学实践,2018,33(05):468-472.

[4]王伊娜,赵慧萍.EPS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7,16(07):433-436.

评论
科普636b11b7d7bb9
庶吉士级
EPS是在长期腹膜透析治疗中潜在而少见的严重并发症,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及时干预治疗。
2023-09-19
科普5ed7a31孙
贡士级
学习。
2023-09-19
彩螺广场
庶吉士级
EPS的发生主要与长期腹膜透析有关,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自身代谢的毒素、葡萄糖降解产物以及腹膜透析液、炎症等因素会导致腹膜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出现损伤,纤溶酶原降低造成纤维蛋白蓄积,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产生增多导致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分化,激活肌成纤维细胞,造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腹膜呈单纯硬化改变,多表现为腹膜间皮失去完整性、间质纤维化、血管病变及增生等(1次打击),临床表现一般不显著。
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