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宝宝黄疸了,该怎么护理?带你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

科普作品
投稿邮箱:shiheng6285309@163.com
收藏

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可见,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发黄,对此,很多新手妈妈和宝宝都会比较担忧,在照顾宝宝时往往也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那么今天由我带大家走进新生儿黄疸,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干预和日常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由于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及其他器官黄染为特征的病症。

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开始在皮肤、口腔黏膜和眼白部分出现轻度黄染,在生后一周到十天会自行消退,除黄疸外,新生儿吃奶、睡眠以及生长情况均好,大小便颜色正常,无其他不适表现,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正常,这种现象即为“生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染现象,血清胆红素不正常,四肢及或手足心均出现黄染,或者进展迅速,并且迟迟不退,或稍退后又重新出现,伴嗜睡、不肯吃奶、烦躁,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住院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新生儿黄疸有哪些危害?

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尚未成熟,通透性较高,当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透过血脑屏障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胆红素可能造成海马、下丘脑神经、大脑基底神经节、小脑神经元坏死,导致永久性损害。胆红素毒性作用可导致神经功能慢性和永久性破坏,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即“核黄疸”,产生的后遗症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新生儿的黄疸现象,警惕“高胆红素血症”,早预防、早干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如何治疗新生儿黄疸?

1、药物治疗:益生菌类。能够帮助宝宝建立肠道正常菌群,加强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

2、药浴水疗。基于中医学角度,可应用退黄药浴方,中药材有白术、大黄、甘草、茵陈、北沙参、栀子等,具有利湿退黄、行气健脾的功效,温和、无刺激。新生儿在药液中沐浴,能够达到祛黄除湿的功效。在泡澡过程中,还可以促使宝宝多运动,促进肠胃蠕动,进而增加体内胆红素排泄,缓解宝宝黄疸症状。

3、小儿水疗。在水疗中,以恒温水为媒介,利用水的温热效应和水中气泡、喷流产生的微细按摩作用等被动成分,能够松解结缔组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谢;借助静水压力,达到改善呼吸运动、气体代谢和促进体液循环的目的。水疗过程中,新生儿四肢不断活动,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增强肠蠕动,进而促进胎粪排泄,有利于退黄。

4、除了以上治疗外,严重者需蓝光治疗,或配合苯巴比妥、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甚至换血疗法等。以上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四、如何正确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1、观察黄疸程度。在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及眼白部分,用手指轻轻按压皮肤,如果观察到按压过的皮肤呈现黄色或者眼白发黄,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存在黄疸。一般轻度黄疸只影响脸部;中度黄疸新生儿,其皮肤黄染会蔓延至四肢及躯干;重度黄疸新生儿可出现足底和手掌心黄染。在黄疸判断中,可根据皮肤黄染的面积初步判断黄疸的程度,当范围越广时,就意味着黄疸程度越重。观察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一般出生后5-7天内会从高峰开始逐渐下降,通常需要大约2周的时间。因此,家长需要定期观察宝宝的状态,以确保黄疸不会变得更严重。

2、尽量让宝宝接近自然光,多晒太阳。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阳光可以帮助迅速分解胆红素,改善新生儿的黄疸症状。如果家中光线过暗,会影响新生儿维生素D的吸收。但在照射阳光时,应避免直接照射或暴晒紫外线,以免晒伤或产生其他皮肤问题。

3、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消化酶,能够促进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缩短黄疸时间。勤喂母乳,给予新生儿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避免因饥饿影响肝酶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胆红素升高。新生儿多吃多排,能够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阻断胆红素重吸收,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勤换衣服和尿布。黄疸的这种状况是由胆红素沉积在宝宝的皮肤和眼睛上造成的,所以通过经常浸泡和更换尿布和衣服来帮助消除这些沉积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新生儿家长应帮助宝宝保持清洁,勤换衣服。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结: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变黄,食欲不振,严重的可出现发热、吐奶、尖叫、肌张力降低、嗜睡,甚至抽搐等。黄疸虽然是宝宝出生后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程度过重,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可通过药浴疗法、水疗、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等进行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患儿的护理,勤喂母乳、多晒太阳、保持清洁、勤换衣物,促进宝宝黄疸康复!

评论
科普636a20277ed03
秀才级
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