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辨名识药 | 吲哚布芬与布洛芬、吲哚美辛,作用不同要分清!

药葫芦娃
原创
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收藏

季节交替,很多人感冒发热,有心血管疾病的张阿姨也“中招”了。她翻了翻家里的退热药,发现品种真不少:布洛芬、吲哚美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她又想起前两天在医院心血管门诊开了一种药叫吲哚布芬,与退热药布洛芬、吲哚美辛名字很相似,它们之间有啥区别呢?

实际上,张阿姨家里的退热药,它们名字不同但都来自同一个“家族”——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功效,而且大部分都属于非处方药(OTC),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自行在药店或医院购买并使用。

吲哚美辛
吲哚美辛又称消炎痛,为强效解热镇痛药,抗炎、解热镇痛作用显著,常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疼痛和关节肿胀,解热,治疗偏头痛、痛经、手术后痛、创伤后痛等。吲哚美辛多制成肠溶片、栓剂或局部外用制剂。

虽然吲哚美辛作用强大,但不良反应较多,涉及消化、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神经系统等,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肾损伤、过敏反应更多见,因此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使用,老年人易发生肾脏毒性也要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活动性溃疡病、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重度心衰、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在应用时要权衡利弊,心血管疾病如重度心衰患者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所以像张阿姨这样的感冒、发热患者不建议选用吲哚美辛退热。
布洛芬
布洛芬与吲哚美辛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类似。它们用于退热时的剂量均小于镇痛、抗炎剂量。布洛芬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等,也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与吲哚美辛不同的是,布洛芬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剂型选择更多样,有混悬剂、糖浆剂、颗粒剂型、滴剂、栓剂、片剂、胶囊剂等;应用年龄更为宽泛,1岁以上患儿及成人均可服用,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剂型。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布洛芬普通制剂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24小时不超过4次;而缓释胶囊每12小时给药1次。由于小儿吞咽胶囊困难,不建议12岁以下儿童服用布洛芬胶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布洛芬,对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也禁用。

吲哚布芬
虽然名称与布洛芬、吲哚美辛相似,但吲哚布芬实则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该药在临床用于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静脉血栓形成,也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在动脉硬化性疾病中,吲哚布芬可用于有胃肠道出血或消化道溃疡病史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

吲哚布芬的特点是对动脉/静脉血栓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据统计,该药的出血率约为0.03%,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如果正在服用其他抗凝药或非甾体抗炎药须慎用;65岁以上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减量使用。吲哚布芬制剂中含有一水乳糖,乳糖不耐受患者也须慎用。

吲哚布芬和吲哚美辛、布洛芬仅仅是名字相似,适应证、药理作用完全不同,如果误服轻则耽误病情,重则会产生类似出血等不良反应。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家庭药箱中有两种或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严禁同时服用,因为联用不仅不会增加疗效,反而更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评论
醉卧松山石
少傅级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自行在药店或医院购买并使用。
2023-08-24
飞马腾空
太傅级
2023-08-24
拼搏88888888
少傅级
布洛芬与吲哚美辛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作用机制类似。它们用于退热时的剂量均小于镇痛、抗炎剂量。布洛芬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等,也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