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泥料、釉料制备过程控制陶瓷制品釉面针孔和釉泡的方法

临沂陶瓷材料科技
原创
科普传统陶瓷、新型陶瓷材料工艺技术及发展应用。
收藏

泥料、釉料制备过程控制陶瓷制品釉面针孔和釉泡的方法

泥料、釉料制备过程是陶瓷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控制不当可生成大量毛孔、釉泡等缺陷。生产过程中应从如下几个封面进行控制:

1)泥料、釉料颗粒不宜过粗。通过陈腐可以使泥料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使水分湿润渗透、分布均匀,还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促使有机物的腐烂而生成有机酸,经过氧化还原反应使 FeS2分解成 H2S 气体和铁的氧化物使CaSO3还原为 CaS,并与 H2O及CO2作用形成 CaCO3,释放出 H2S气体等一系列反应。由于 FeS2分解成 H2S气体和铁的氧化物,这样可使非磁性的 FeS。转变为具有磁性的铁的氧化物,并用吸铁器、吸铁棒除去FeS2,泥料中 FeS2氧化反应产生气体和 Fe2O3就会减少,同时也减少了 Fe2O3在高温时进一步分解或还原而放出气体的量,故降低了制品的釉面针孔或釉泡。由于CaSO3转变为 CaCO3,这样使在高温下才能分解的CaSO3转变为在较低温度下就能分解的 CaCO3因而也减少了制品的釉面针孔和气泡。

2)练泥要充分,真空度要达到要求。经过真空练泥机练泥可以除去泥料中的空气,增加泥的致密度,从而减少了坯体的气体含量、减少了坯的气孔率,有利于降低制品的釉面针孔或釉泡缺陷。

3)在釉浆制备过程中,如果球磨效率低、球石质量差,会造成球磨时间长,球石磨损大,致使釉中的 SiO2含量增加,釉的高温粘度和釉烧温度增加,若仍按原温度进行釉烧,则由于烧成温度低、高温粘度大,阻碍釉中气泡的排出,致使气体排出后留下的凹坑未能及时修复(尤其是低温快烧的低温釉),从而形成了釉面针孔或釉泡。

4)避免制备后釉浆储存时间过长。釉浆制备后存储的时间过长,釉浆中的碱类物质会继续分解而改变釉的成分。当储存过长的釉浆经过釉烧时就会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釉浆存储的温度偏高,釉浆会发酵产生气泡;釉浆搅拌速度太快,易使空气进入,如果施釉前过滤不好.这些气泡就会留在釉层中,烧后会导致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釉泡缺陷。

评论
乌兰托娅
太师级
2023-08-18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08-18
爱科普学科普传科普
贡士级
进窑一色,出窑千色!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