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窑炉烧成过程解决釉面针孔和釉泡的方法

临沂陶瓷材料科技
科普传统陶瓷、新型陶瓷材料工艺技术及发展应用。
收藏

窑炉烧成过程解决釉面针孔和釉泡的方法

窑炉烧成过程如控制不当,会产生釉面针孔、釉泡等缺陷。合理控制窑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可减少上述缺陷的产生。

1、改变烧成工艺适应现有的制品坯体、成瓷等烧结过程的要求。将烧成高温段前移,适当延长氧化分解温度,尽量在釉面封闭前将坯体内气泡排出;适当增加窑炉预热带的负压,使还体内产生的气泡更顺畅被排出。

2、在氧化分解阶段,要保证有足够的氧化气氛,升温不宜过快,氧化温度不宜过低,还可以在进入强还原气氛之前,一般使制品烧成温度保持在 950~1 050C,在强氧化气氛下适当保温一段时间,使其在釉层熔化液相封闭前使坯内的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等杂质尽可能地完

3、在还原过程末期,升温速度不宜过快,缩小温差促使釉充分熔化流布均匀,但又必须防止过烧而引起釉面沸腾。

4、强还原气氛不宜过浓,结束时间不宜太迟,也有利干沉碳等物质早点挥发,以避免造成过多的沉碳沉淀。

5、窑炉操作人员应根据产品的种类,窑车的装车密度等进行小火操作。注浆类产品的氧化温度可比可塑类产品的氧化温度适当高 25℃左右,且注浆产品的氧化时间比可塑类产品可适当长些;厚胎类产品应比薄胎类产品的氧化温度适当高 15℃,且氧化时间比薄胎类产品可适当延长,这样可以使产品(窑车各个部分的产品)中的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等杂质尽可能地氧化分解,以及结晶水的充分排除。

6、当坯体采用还原气氛烧成时,气氛转换的温度因坯釉配方变化而不同,要慎重选择。一般气氛转换温度确定在釉层始熔温度前 150℃ 左右为宜,气氛转换温度过低或太早,因有机物、碳素、硫化铁和碳酸盐没有完全氧化分解容易使制品产生釉面针孔或气泡,还会产生烟薰等瑕疵;气氛转换温度过高或太迟,则容易使制品产生偏黄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