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基于中国人群发生高血压前血压增长轨迹,推测理想的血压水平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低于115和75mmHg

肾脏健康促进研究
原创
关注全链条肾脏疾病防控策略,分享肾脏健康促进研究组研究动态
收藏

高血压是导致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其人口基数巨大,2019 年全球估计有 12 亿的高血压患者。因此,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人体通过调节心脏的泵血能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血管损伤/老化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健康状态下,循环系统“损伤/老化”与机体“修复/代偿”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血压总体保持健康和稳定。但是,机体的修复/代偿能力必定存在上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机体的修复/代偿能力在下降,另一方面血管的损伤/老化却在加剧,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使血压急速上升,并最终导致高血压 (图1)。因此,我们假设,高血压发生前的血压增长轨迹可能存在某一拐点,超过拐点后,血压就会加速升高;如果可以确定拐点范围,就可以判断高血压一级预防的“血压窗口期”,确定一般人群的理想和安全血压水平。

图1. 血管损伤和修复平衡示意图

基于上述假设,南方医院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开展了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心血管领域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该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生前血压升高的轨迹是非线性的。收缩压 (SBP) 和舒张压 (DBP) 在拐点处的水平分别在 112-118 mmHg 和 73-77 mmHg 范围内。在拐点前,SBP 和 DBP 均处于平稳水平或缓慢升高;血压水平一旦超过拐点,无论是 SBP 还是 DBP,均加速升高。秦献辉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刘程章为第一作者。

研究人群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 在 1991-2015 年的随访期间重复测量了参与者的血压水平。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本研究共纳入了 8688 例至少有 3 次血压测量数据(首次发生高血压或高血压发生前的随访次数)的参与者。新发高血压定义为随访期间 SBP≥140 mmHg 或 DBP≥90 mmHg 或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或当前正在服用降压药。

基线时的平均年龄为 37.3 岁,在 13 年的随访过程中,每位参与者平均有 5 次血压测量数据,总计观察到 3556 例高血压。按高血压发生时的年龄,将人群划分为 30-39 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70-79 岁发生高血压和 No-onset (未发生高血压) 6 组。我们发现 (图2),在未发生高血压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增长的轨迹是近似线性的,且增长的速率较低;而在其他 5 组,SBP 和 DBP 均呈现一种非线性的增长轨迹,拐点处血压水平的范围分别为 112-118 mmHg 和 73-77 mmHg;在拐点前血压相对平稳或缓慢升高,拐点后的血压增速明显高于拐点前,同时也明显要高于未发生高血压组。此外,我们发现 60-69 岁和 70-79 岁组别中,拐点处的 DBP 水平要低于未发生高血压组中的同龄人,表明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50岁),相对较低 DBP 水平预示较差的血管弹性功能。

图2:高血压发生前的血压增长轨迹(左: 收缩压;右: 舒张压)

本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在高血压发生前,血压的增长轨迹是非线性的,SBP和DBP的拐点范围分别为112-118 mmHg和73-77 mmHg,血压水平一旦超过拐点,无论是 SBP 还是 DBP,均会加速升高。研究提示:我国一般人群应尽量将收缩压维持在 115 mmHg 以下,舒张压至少在 50 岁之前维持在 75 mmHg 以下,以避免血压进入加速升高的时期,进而降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

参考文献:

Liu C, Zu C, Meng Q, Li R, Zhang Y, He P, Zhou C, Liu M, Ye Z, Qin X. Inflection Points in Blood Pressure Trajectories Preceding Hypertension Onse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J Am Heart Assoc. 2023 Jan 17;12(2):e028472.

编辑| 甘小琴

审核:秦献辉

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标注出处

评论
人生梦幻
贡生级
人体通过调节心脏的泵血能力和外周血管阻力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血管损伤/老化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健康状态下,循环系统“损伤/老化”与机体“修复/代偿”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血压总体保持健康和稳定!
2023-08-05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已阅读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