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热爱科学,崇尚科学 |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河口海岸
立足河口海岸学研究,开展科普推介,引领河口海岸高质量发展
收藏

5月27日,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2023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公众开放日活动,超过200名孩子及家长来到现场,线下参与科普活动。

工作人员为小朋友贴上小队标签

“今天我们利用实验室的资源,通过‘科普大讲堂’、‘我是小小科学家’、‘未来之星我最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直观、生动、深刻地认识河口海岸。期待大家通过听讲座、参观实验室、操作科学小实验,感触河口海岸的土、水、气,认识河口海岸的生态和环境保护问题,树立保护河口海岸家园的意识。”开放日在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嵇渭萍的亲切致辞中拉开帷幕。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嵇渭萍亲切致辞

本次活动以线下形式举办,主要包含1堂科普讲座,以微塑料、沉积物、温室气体、琥珀、水质等为研究对象的7个互动实验板块与1个野外仪器科普讲解。在科普大讲堂环节,河口院和国重室党委副书记童春富以《河口海岸,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揭开河口海岸的神秘面纱。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向往。

河口院和国重室党委副书记童春富带来科普大讲堂

认真聆听科普大讲堂

在互动实验环节,公众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有序进入碳氮循环实验室、粒度实验室、野外装备与研发中心等实验室内进行参观,并在其中参与科普互动实验等模块,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行合一的乐趣。“净滩大作战——分离沙滩中的微塑料”活动率先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目光。科普导师为孩子们科普散落在沙滩上的塑料制品的危害,并展示微塑料污染的图片,孩子们纷纷表示将会从自身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沙滩上的塑料制品有危害,但如果把它们放到书桌上呢?”话锋一转,科普导师带领大家将分离后的塑料粒制作成相框、手链等手工品,孩子们对在动手实践中对“变废为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净滩大作战实验互动

在“沉积物沉积过程模拟瓶制作”的工作台上,陈列着流沙油、展示盒、黑金砂、彩砂、氧化铝粉末等材料,科普导师介绍道,“把桌上的小颗粒和水混在一起,小颗粒就会流动,等待一段时间后又会堆积在展示盒的底部,这就是沉积过程。大家熟悉的海水、河水、湖水等水体中都存在着这样的沉积过程。”在操作环节,小朋友们将细砂颗粒与流沙油混合,轻晃后的展示盒清晰地显示出了各色砂砾在水体中的移动过程。观察移动过程后,科普导师继续说道,“沉积物中记载了很多过去的信息,比如,它们进入水体前经历了短途还是长途跋涉?这里曾经存在过什么生物?沉积物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几百万年前的记忆。”孩子们针对沉积物的采样、检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互动现场洋溢着求知的热闹气氛。

沉积物沉积过程模拟瓶制作互动

河口海岸野外技术平台科普介绍

体验各类科普实验

在“沉积物粒径与孔隙度——野外应急过滤水装置设计”、“琥珀的鉴定及镜下观察”、“水体吹气模拟水体酸化现象”、“温室气体在哪里”等互动实验板块和以“河口海岸野外技术平台介绍”为主题的野外仪器科普讲解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到有关野外装置设计、显微镜使用、气体检测等相关知识。

此外,开放日当天还设置手绘签名墙、徽章制作等板块,小朋友们将参与实验的感想转化为手绘图画和寄语,并进一步制作成徽章、钥匙扣等手工作品,将对科普活动的珍贵记忆留存心间。

手绘图画制成徽章

签名墙上写下心愿

本次公众开放日是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疫情以后举办的第一次线下开放日,大家终于得以将沉淀两三年的期待付诸实践。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举办了以公众开放日活动为代表的一系科普活动,期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推进河口海岸事业的发展。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傅级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