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重磅!首次观测到:物质呈螺旋状,进入中子星的12天完整过程!

博科园
科学、科技、科研、科普
收藏

莫纳什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项合作研究,首次观测到了物质呈螺旋状进入遥远中子星的12天完整过程,引发了比太阳亮数千倍的X射线爆发。这项由莫纳什大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博士生阿黛尔·古德温领导的研究,在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发表,并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阿黛尔领导着一个由国际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其导师莫纳什大学副教授邓肯·加洛韦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大学的大卫·拉塞尔博士。

在这一项国际合作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一颗“吸积”的中子星进入爆发阶段,这项研究工作涉及五个研究小组、七个望远镜(五个在地面,两个在太空),以及15名合作者。这是第一次如此详细地观测到这样的事件:以多个频率,包括光学和X射线的高灵敏度测量。几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没有弄清这种“开启”过程背后的物理原因,部分原因是对这一现象的全面观察非常少。

研究人员捕捉到了其中一个吸积中子星系统进入爆发的行为,揭示出物质向内旋转并与中子星相撞需要12天,比大多数理论认为的2-3天要长得多。这些观测使科学家能够研究吸积盘的结构,并确定物质向内移动到中子星的速度和容易程度。使用对不同能量光敏感的多个望远镜,研究人员能够追踪到最初的活动发生在伴星附近,在吸积盘的外缘,吸积盘进入热态花了12天的时间,物质螺旋进入中子星内部,产生X射线。

在一个“吸积”的中子星系统中,脉冲星(一颗古老恒星的致密残骸)从附近的恒星上剥离物质,形成一个物质吸积盘,螺旋向脉冲星进发,在那里它释放出超乎寻常的能量,大约是太阳10年的总能量输出。观测到的脉冲星是SAX J1808.4−3658,它以每秒400次的速度快速自转,位于11000光年外的人马座。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研究员大卫·拉塞尔博士说:这项研究使我们能够对吸积中子星系统的物理学有所了解。

并了解这些爆炸性爆发是如何引发的,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吸积盘通常是由氢组成,但这个特殊物体有一个由50%的氦组成的吸积盘,比大多数吸积盘都多。科学家们认为,过量的氦可能会减缓吸积盘的加热速度,因为氦在更高的温度下“燃烧”,导致“导电”需要12天。涉及的望远镜包括两个空间天文台:Neils GehrelsSwift X射线天文台和国际空间站上的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以及陆基的拉斯卡姆雷斯望远镜网络和南非大型望远镜。

博科园|www.bokeyuan.net

博科园|研究/来自:莫纳什大学

研究发表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博科园|科学、科技、科研、科普

关注【博科园】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