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正确认识绝经综合征,和“神经质”说byebye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415 篇文章

长期以来,一提到绝经综合征,往往会和“爆脾气”、“神经质”、“黄脸婆”等形容词相联系,觉得绝经就是衰老的开始。门诊经常有患者求助于我们,提出不想绝经,延缓衰老的治疗要求。绝经是每位女性生命进程中必然经历的生命过程,但每位女性对此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有的过度焦虑和害怕,有的不以为然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顺利渡过这一时期呢?

一、什么是绝经综合征?

首先,让我们认识下绝经、围绝经期和绝经综合征。40岁以上的女性停经12个月,排除妊娠及其他可能导致闭经的疾病后,可临床诊断为绝经。围绕绝经的这一段时期就是围绝经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及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主要为雌激素)波动和减少会出现一系列躯体、精神、心理等症状,称为“绝经综合征”也就是大众口中的“更年期综合征”。

中国女性开始进入围绝经期的平均年龄为46岁,绝经的平均年龄在48-52岁。绝经的年龄与家族遗传因素、吸烟、体形、生育次数、环境因素有关;而与口服避孕药、初潮年龄、种族等无关。因此,有些女性可能初潮比较早,会担心会不会早绝经,就老的比别人早,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二、绝经前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对于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作用非常大。女性除了生殖系统和雌激素有关,体内很多组织器官都有它的靶器官,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关节、泌尿系统等等。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其相应的系统功能也会出现变化,有的女性出现的症状较多,在就诊时犯了难,不知道到底该挂什么科。那么绝经前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月经紊乱:月经紊乱是绝经过渡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及月经量多不止或逐渐减少等不同变化。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面红,烘热汗出,多为面部、颈部、胸部,一般持续1-3分钟,夜间或应激状态下易促发,严重时可影响工作生活。

3.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出现心悸、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等。医院检查常常无器质性改变。

4.精神神经症状: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焦虑、抑郁等。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超过50%的绝经期妇女会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阴道干涩、老年性阴道炎、反复尿路感染及尿失禁等。

6.骨与关节症状:绝经后妇女骨量快速丢失,引起骨质疏松,多表现为腰腿关节痛。

7.心血管变化:绝经后妇女糖脂代谢异常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较绝经前明显增加。

8.皮肤变化:可出现皮肤干燥、瘙痒、老人斑等。

三、如何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1.生活方式的管理。

(1)保持正常体重

(2)健康饮食和起居

(3)适当的体育健身锻炼

(4)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

(5)减少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6)增加社交和益智活动

(7)每年健康体检

2.医疗干预

(1)绝经激素治疗(MHT)

我国女性往往谈激素色变,其实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MHT既可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也能一定程度延缓或避免中老年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改善和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当然,MHT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需要至医院专科医生处先行全面的评估。

(2)中医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调治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的女性在“七七之年”,正是肾气渐虚、冲任功能渐衰的时期。除肾虚外,可兼见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由于各人体质不同,见证颇为复杂。因此中医在治疗上虽以补肾为主,在调补肾之阴阳平衡的同时,还需根据个体不同的临床表现,兼而治之。常用的中成药品种有很多,如坤泰胶囊、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逍遥丸、归脾丸等。

中医的综合治疗除了辨证论治外,还重视情志调节、饮食调理及适当运动相结合,达到减轻症状、延缓衰老、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亲爱的女性朋友们,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生理时期,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从思想上、知识上、精神上做好准备,顺利渡过这一时期,迎接新时期的到来。正如 2023版最新诊治指南中所强调的,女性的价值不应因生育力结束而下降,绝经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这一时期应赋予女性新的活力,重新塑造个人的生活、人际关系和未来目标。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J]. 中华妇产科 杂志,2023,58:4-21.

作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妇科 姚睿嫔 主治医师

评论
醉卧松山石
少傅级
祖国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调治有独特的优势。
2023-06-14
科普5f0291786352a
少师级
2023-06-14
王策中医科
举人级
阅读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