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杭州通报多名小学生新冠阳性!这段时间该如何防护?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浙江科普是浙江省科协旗下官方科普账号。
收藏

2月19日,据潮新闻·浙江日报消息,杭州两所中小学出现新冠阳性学生,校方回应称防疫工作有序展开,家长不必恐慌。

新冠“消失”了吗?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月18日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还需要加强监测,每个个体仍需要继续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杭州两所中小学出现新冠阳性学生

校方:防疫工作有序展开,家长不必恐慌

19日晚上,杭州多个家长群中流传着一张西湖区某公办小学二(3)班的家长通知书。

该通知称,为了预防疫情在班级内的流行和传播,也为了更好保障每一位孩子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文件决定,2月20日—23日(周一至周四)停课四天,无身体不适症状并且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学生于2月24日回校上课。

而另一条消息也在各个家长群不断扩散:拱墅区一所公办初中已有多个班级出现多人新冠感染,而且感染的大多是此前没阳过的学生。

两条消息在家长之间不断发酵,让部分家长有些焦虑。“我们家两个孩子都还没阳过。这些消息是真的吗?是不是新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要来了?”一位孩子分别就读于西湖区小学和拱墅区初中的家长一口气发来几条消息。

潮新闻·浙江日报随即向两所中小学的相关负责人或就读家长求证,这两条消息都属实。

该所西湖区公办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已经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安排,各项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请家长们不要恐慌。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这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孩子就读于该所拱墅区公办初中初二的家长也表示,据她所知,该校已有好几个班出现阳性确诊学生。自己孩子班里就有数个阳性确诊学生。以她的孩子所在班级为例,凡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学生需要测抗原,其他没有症状的学生仍按正常节奏上学。确诊阳性的学生居家学习,其他学生可以继续上课。

“我们发现班里几个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并确诊阳性的同学都是此前没有阳过的。”这位家长说,从班级群的反应来看,可能已经经历过疫情感染高峰,家长们都挺淡定的。

2月19日,关于“杭州两学校班级多人发热,下周停课”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关注。2月20日,潮新闻·钱江晚报从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共出现10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区某中学(共出现5例,均为新冠首次感染)。另外,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有发热症状,为流感聚集性传播。上述三所学校均已根据相应预案对涉及班级教学课程暂行调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个别学校班级出现数名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均为首次感染),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开始。另外,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经进入多发期,即便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也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杭州平稳有序实施“乙类乙管”各项工作以来,各职能部门均已做好了相应的预案措施。教育部门为例,开学前,各校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储备已全部达标。校园内出现感染者后,中小学、幼儿园将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根据区教育局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提出的防控措施加以落实,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市民,个人及家庭防护仍要重视。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多通风,保持良好个人习惯,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浙江多地此前明确学生

返校前需要进行健康监测

今年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下简称《指南》)。关于校园防疫,该《指南》提出,高校师生出入校门和校园公共区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证明。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条件,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师生筛检、轮检、抽检等适宜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证明,其他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须提供核酸或抗原阴性证明。根据该指南,疫情流行高峰期间,中小学校、幼儿园采取严格的封闭管理,高校可实施分区管理。中小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出现感染者后,由学校所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疾控等部门提出并实施防控措施。幼儿园出现感染者,可采取临时关停措施。疫情解除后,学校要及时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浙江在线今年2月1日报道,浙江省杭州、绍兴、金华等多地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发布开学告知书,请家长和学生提前做好开学准备,明确“开学前需健康监测,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延迟返校”。
温州、湖州、舟山、丽水等地教育局,建议学生开学前七天进行自我健康检测,没有症状即可返校,不需要提供核酸或者抗原阴性证明。

新冠“消失”了吗?每日新增阳性仍在5000例以上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份以来发布的6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1月30日核酸检测阳性数2.4万例,2月6日核酸检测阳性数为0.9万例,2月13日为8847例,2月16日为10720例。虽然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已大幅下降,但是感染者人数仍然存在。2月份以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的核酸检测阳性数日新增仍在5000例以上。

此外,根据2月18日中疾控发布的最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月16日,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有12.4万人次,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有2万人,其中重症患者56例。

根据2月18日中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对比此前中疾控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本次新增1例BQ.1变异毒株病例。而在2月15日发布的通报中还新增了1例XBB.1.5毒株。

“目前来看大形势是比较好,但是是否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和流行、是否感染率有增高回升、是否从境外传入新的毒株等问题,仍然是我们监测的重点。”曾光表示。“新冠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曾光表示,对于公众而言,还是应该保持谨慎,做好基本的防护措施。

这段时间该怎么防护?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北京疾控中心发布的相关提醒,防疫要点如下:

1.建议广大师生开展自身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不带病到校学习和工作

2.坚持勤洗手、常通风、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

3.如有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及时到学校健康观察室排查,根据病情回家或就医,不带病上课

4.坚持多病共防,目前仍是流感、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高发季节,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食物严格清洗加工、科学消毒污染物等措施,做好相关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