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低碳食品助力节能减排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食品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做好食品产业的碳减排工作,对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意义。

食品行业的产业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可细分为畜牧业、农作物生产、土地占用和生产供应链四个方面。四者之中,排放量最高的是占比达31%的畜牧业,农作物生产次之,剩余的部分可追溯至耕地扩张或集约化处理引起的碳固存损失和在食品的生产供应阶段,仓储运输带来的电力、能源消耗以及制冷剂逸散等。因此,要想实现食品行业的碳中和,并不是只需要注重生产过程就可以了,而是要针对整个产业链的改革。食品行业的减碳,离不开碳中和食品。碳中和食品(零碳食品)即指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食品。

在食品摆上人们餐桌之前,会经历研发、收获、加工、分销、零售到储存的层层环节,而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实现食品的碳中和,就需要严格控制好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零碳食品主要是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对食品本身的营养并没有实际影响。在营养价值、口感等方面,和非碳中和食品在理论上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当前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对零碳食品制造进行尝试,它们有的从食品包装入手,利用清洁能源加工制造、提高包装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也有的着眼环保行为,通过种树治沙、农业固碳等方式实现碳中和。农业产品的碳中和也在技术手段的介入下得以实现,在广东韶关,有这样一片特殊的有机油茶种植林地,拥有370多万株油茶树。作为我国南方典型的人工林,油茶林具备固碳释氧功能。经生态改造后,过往单一作物改为油茶林与碳汇阔叶林混种,带来了鸟类、昆虫,油茶授粉可自然完成,农药使用量下降,还增加了二氧化碳捕集量,促进实现碳中和。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也加大了使用清洁能源力度,有机山茶油从原材料的获取到生产和运输全生命周期内达到“净零”排放,成功实现了产品预先碳中和的目标。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迟海鹏
少师级
严格控制好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零碳食品主要是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2023-07-11
秋旻
少傅级
低碳生活。
2023-07-11
科普Zxg
太师级
随着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降碳场景随处可见,低碳、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