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疫情与植物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建于192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收藏

随着人类文明的崛起,肆虐世界的病毒和瘟疫亦无数次给予人类沉重的打击。从公元前430-前437年雅典瘟疫、公元250年塞浦路斯瘟疫、公元541年查士丁尼瘟疫,到11世纪麻风病、1350年欧洲黑死病、1665年伦敦大瘟疫、1817年以来多次霍乱大流行、1875年斐济麻疹大流行、1957年亚洲流感,及至2003年SARS和目前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肺炎,每次重大疫情无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至暗时刻。面对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最残酷的杀手,人类的抵抗从未止步、信心从未丧失、思索从未停歇,而植物在人类抵御重大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雅典瘟疫:翻开了瘟疫的编年史在2400多年以前,雅典的市民曾生活在噩梦之中,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连医生也被感染。此时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约公元前460-前370)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与火打交道的铁匠。烈焰产生的隔绝与净化空气效果,让医学之父幸运地找到了遏止手段。他让雅典民众在街头燃烧带有香味的植物,利用香油的成分净化空气。这个简单易行的招数,在此后数千年时间里成为预防瘟疫的重要手段。

雅典大瘟疫(图片来自网络)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原产欧洲及北非地中海沿岸,曹魏时即曾引入我国。芳香油植物,从叶及着花短枝提油,油的主要成分为蒎烯,可作皂用或化桩香精之调合原料。

  1. 疟疾: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之一大约5000年前,疟疾从非洲西部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直到20世纪初全面爆发。在过去100年里,因疟疾导致了全球约3亿人死亡。在与疟疾抗争的几千年里,人类不但发现了疟疾的病原体疟原虫,还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治疗疟疾的药物,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疟疾蔓延。作为对抗疟疾的“武器”,金鸡纳霜、药物级奎宁以及青蒿素促进了人类医学史进步,人类应永远致敬法国植物学家Joseph de Jussieu (1704-1779)将金鸡纳引入欧洲和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团队对黄花蒿的研究。

金鸡纳树Cinchona calisaya,茜草科乔木,茎皮和根皮为提制奎宁 (quinine) 的主要原料,用于治疗疟疾,并有镇痛解热及局部麻醉的功用。(图片来自网络)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菊科草本植物,所含青蒿素,为抗疟的主要有效成分,治各种类型疟疾,具速效、低毒的优点。(徐晔春 拍摄)

  1. 流感:魔鬼的侵入由于对流感一无所知,曾使人们误以为这种病是被魔鬼侵入。今天,科学已经证明流感是病毒感染所致,是可以治疗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材料,目前得到确证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是在1918年的欧洲大陆,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世界在这次流感大流行中死亡人数高达2000万人。此后,流感又有多次世界性大流行,如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以及2002年西尼罗河病毒。目前预防流感的最佳办法就是接种最新流感疫苗,当然在植物界也有一批抗流感、抗病毒植物先锋队员,比如金银花、贯叶连翘、黄芪、银花、大青叶、板蓝根、柴胡、甘草等。

1918年西班牙流感时期,伦敦街头行人佩戴简易口罩。(图片来自网络)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忍冬科藤本植物,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性疾病都有效。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

  1. 黑死病:称霸中世纪数百年的死神历史上首次黑死病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死亡总人数近一亿,甚至认为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347年,在短短四年内夺走了欧洲2亿人的生命。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共波及亚洲、欧洲、非洲等60个国家,死亡人数达千万以上,而且传播流传速度快、涉及范围广,远远超出前两次。在黑死病肆虐时期,人们将芳香植物与药草,如大蒜、松树、薰衣草、迷迭香、咖喱等,在安置病人的修道院、医院广泛种植或者燃烧,既使空气清新,帮助病人呼吸,并保护抗疫工作中的修道士与医护人员。可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芳香植物和香料把人类从瘟疫中拯救出来。

中世纪-黑死病 (图片来自网络)

齿叶薰衣草Lavandula dentata,原产地中海地区。花中含芳香油,油是调制化妆品、皂用香精的重要原料。薰衣草精油主要应用于芳香疗法或按摩方面,有镇静催眠、抗菌、解痉等作用。

  1. 天花:肆虐新大陆的欧洲疾病天花在欧洲、亚洲和阿拉伯地区很流行,已持续数个世纪,最早的记录发生在古埃及。在古代天花致死率极高, 约3/10的感染者会死亡,而且治愈者身上常留下疤痕。15世纪第一批欧洲探险家到达新大陆时,也把天花病毒带到了美洲,那时美洲土著人对天花的自然免疫力为零,致使数千万美洲土著人死亡。18世纪后期,的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发现,被称为牛痘的轻度病毒感染的挤奶女工似乎对天花免疫。1967年WHO发起了消灭天花运动,1980年5月WHO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这成为第一种、也是至今惟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

在民间也有治疗天花特效药。传说康熙皇帝的天花是苏麻喇姑采集的芨芨草治好的。芨芨草是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于西北、东北各省及内蒙古、山西、河北,生于微碱性草滩及砂土山坡。中药材“天花粉”为葫芦科栝楼的根挖出晒干而成,主要功效是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其秆叶坚韧,长而光滑,为极有用之纤维植物,供造纸及人造丝,又可编织筐、草帘、扫帚等。(图片来自网络)

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葫芦科攀援藤本,根、果实、果皮和种子为传统的中药天花粉、栝楼、栝楼皮和栝楼子(瓜萎仁)。根有清热生津、解毒消肿的功效。果实、种子和果皮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滑肠的功效。(徐晔春 拍摄)

  1. 霍乱: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霍乱是一种因摄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起的急性腹泻感染病。霍乱会影响儿童和成人,若不加治疗,可在数小时内使人丧命。它的滋生地是印度。19世纪初期,霍乱还只局限在当地。此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打开了历史性的霍乱封锁线。一百多年来,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记录,被称为19世纪“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世界病”。印度是辣椒的主要生产国,传统印度医学里用辣椒来治霍乱。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有用红木木材——乌木治疗霍乱的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乌木的药用价值:“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

不洁水源,是霍乱的传播途径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辣椒Capsicum annuum,茄科植物,我国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为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种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驱虫和发汗之药效。(邓新华 拍摄)

7. 狂犬病:现代免疫学的基础

狂犬病最早于发现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时期人们认为是上帝带给地球的一种惩罚。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狂犬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当时认为是通过一种有毒的粘痰经伤口传染人。到了19世纪后期,狂犬病已经在世界各国流行和被认识。法国微生物学家巴巅德从1880年开始研究如何对付狂犬病,先研制出狂犬病病毒疫苗后在狗身上进行了试验,后来研制出用于人类的狂犬病疫苗,为现代免疫学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我国民间很早时期就有治疗狂犬病的草药,如紫草科植物倒提壶、茜草科植物六月雪等。

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紫草科多年生草本,味苦性寒,入肝肾二经,有利尿消肿及治黄疸之功效。

8.貌似装腔作势:登革热登革热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先记述有关节痛和发热的疾病,Bylon称之为关节热。1780年美国费城以北亦发生本病流行,以后不断有类似记载。直至1869年才由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定名为登革热。登革热是通过伊蚊传播的,所以防蚊是关键工作。常见的驱蚊植物有夜来香、薰衣草、猪笼草、天竺葵、驱蚊草、万寿菊等。据研究,猫爪草是治疗登革热的有效植物。

驱蚊草(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牻牛儿苗科多年生草本。原产非洲南部,我国各地有栽培。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杀虫的作用。

9.SARS病毒2003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非典”命名为严重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 rome简称SARS)。2003年4月17日,世卫组织研究项目组发现,SARS病原体为一种属于冠状病毒科的新型病毒。据WHO 2003年8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非典时期的网红植物有板蓝根、绞股蓝、鱼腥草。

南板蓝Strobilanthes cusia,爵床科多年生草本。叶和根均可入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丹毒。

  1. 离我们最近的病毒:新冠病毒在人类刚踏入21世纪20年代的第一时刻,新冠病毒斜刺里杀了出来,疫情骤然爆发、蔓延全球。这是一场波及全球的重大灾难······

后记和疾病一起生活,从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部分。疾病,不断逼迫着人类改变自己、抗争下去。

“所有不能打败你的,都会让你变得更强大”。

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