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软座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软座,火车座位一种,常见有25C、25Z,有的有电视,左边座位朝右,右边座位朝左,和动车一等座/二等座完全不同。

软座实行对号入座,而非硬座的模式。

发展趋势运用客车车种的比倒是随着旅行距离和客流成分而变化的。客车车种比例以百分比计算(硬座车包括代用客车,软卧车包括软、硬卧车,软座车包括软、硬座车,行李车包括行李合造车),每五年统计一次。1950年-1990年主要车种占运用客车的比例如右图所示。从图上看出,硬座车的比例在61.10%~69.14%范围内浮动,由于旅客旅行距离在逐步提高,硬座车的比例有下降趋势。硬卧车由2.36%逐步上升到15.98%,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软卧车在2.85%~4.90%之间浮动,由于旅客旅行距离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影响,还会稍有上升,但短期内不会超过浮动范围。

软座车呈下降趋势,由7.40%下降到1.45%,其原因之一是广深线有一部分软座车作为自备车束包括在内。由于改革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广深线准高速列车和沪宁线提速列车的开行,这个车种将会稍有上升。如发展客运专线,情况更会改观。餐车在3.56%~6.04%范围内浮动,钢结构腐蚀问题如能得以解决,比例将会下降。行李车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邮政车成了一个独立车种,归邮电部所属,行李邮政合造车已逐步被行李车或邮政车替代,所占比例由12.18%下降到6.18%。1

双层软座客车双层软座车设人2+2座椅,定员108人。双层软座行李合造车兼有输送旅客和装载旅客行李的功能,定员66人,二位端设有行李间、行李员室和运转车长室,行李间载重6.6吨。双层软座(包房)车上层设有6间4人包房和6间双人包房,中层和下层为开敞式客室并设有双人座椅,定员为92人。双层餐车为旅客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设有上、下层餐厅、酒吧间、电话间和厨房,厨房内全部采用电气化炊事设备。各车均装有单元式空调机组、电茶炉、铝合金组合式车窗、信息显示装置等。全列车内部布置新颖、色调柔和,为广大旅客提供乘坐舒适的旅行环境。

准高速双层客车在继承中短途双层客车成熟技术的基础上,为满足时速160公里运行的需要,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车体钢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优化,使整车钢结构重量比中短途双客降低约3吨。

走行装置为适应准高速运行需要,开发了209HS客车转向架。在209PK客车转向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采用橡胶堆轴箱定位器,使轴箱定位结构变为无磨耗结构,实现轴箱定位刚度的合理匹配,以抑制轮对的蛇行运动设轴箱减振器以减少构架点头振动采用无磨耗的长吊杆弹性枕吊装置和弹性横向挡,以改善横向动力性能采用旁承支重,以进一步抑制转向架的蛇行运动。

制动系统采用104电空制动和盘形制动装置并装有微机控制的电子防滑器。在铁道部的组织下,准高速双层客车的研制,从1991年铁道部下达设计任务书开始,均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试验,不断改进,交车前胜利通过了脱轨安全性、过小曲线、值、空调静止、起动加速、动力学、制动性能、噪声、照度等一系列试验。2

实例——广九列车组概述广九列车组是广州-九龙运用的专列车组,由软席座车9辆,软席播音车、餐车、发电车各一辆,共12辆组成。全列车组均带有空调装置,全列车电源由一辆发电车集中供给,适用于大中城市之间使用,并且各车种亦可用于干线客运列车上。该列车组设计制造于1979年,1980年1月在广九线上试验运用。其中软席座车、软座播音车和发电车由四方工厂设计制造,餐车由浦镇工厂设计制造。广九列车组是在总结三十年来我国客车设计制造经验的墓础上设计出来的,采用了国内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具有安全、可靠、高速、平稳、舒适、美观等特点,是我国比较先进的新型列车组。

主要技术参数定员(人):68

自重(吨):约44

轨距(毫米):1435

构造速度(公里/小时):160

车体长度(毫米):25500

车体外宽(不包括凸出部分,毫米):3106

车顶至轨面高度(自重下,毫米):4285

两车钩连接线间距离(毫米):26437

车钩水平中心线距轨面高度(毫米):880

两转向架中心销间距离(毫米):18000

转向架固定轴距(毫米):2400

车轮直径(毫米):915

心盘面距轨面高度(自重下,毫米):780

车端渡板面距轨面高度(毫米):1333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米):145

总体布置及内部设备车体长度由22型客车的23.6米加长到25.5米。全车布置由客室、乘务员室、配电室、茶炉室、洗脸室和一、二位厕所以及一、二位通过台等组成。

客室长19950毫米,内设34对可躺式软席座椅。座椅的座间距离为1150毫米。座椅的方向可按需要旋转为顺行车方向、逆行车方向、面对通道三个方向。椅背的倾斜角度可自由调整为18.5°、29°、39°三个位置,以适应旅客的不同要求。座椅间的侧墙上设有小茶桌。每个座椅的靠手上都装有烟灰盒。客室两侧设有铝制行李架,窗间板上设有衣帽钩。为适应软座的布置和使车内宽敞明亮,客室内采用了宽度为1500毫米的固定式大车窗,仅在靠车厢两端的两个车窗为650毫米的活动式小窗。车窗均为双层窗。大窗为固定窗,外层为固定式,用胶条直接嵌在钢结构上,内窗为便于擦洗玻璃可以上翻,小窗为活动窗,系上提式,供紧急时使用。各窗均装有双层窗帘,外层为白色网扣透光帘,内层为浅蓝色遮光帘。为使车内造型美观大方,车顶采用两条日光灯带结构。车内色调基本上为下深上浅。厕所分设在车的两端,一位厕所内设座式便器,二位厕所内设蹲式便器,并且设有洗手盆等设施。

根据使用部门的需要,结合使用条件,在一位端还分别设有乘务员室、配电室和茶炉室。乘务员室内有办公桌、座椅和电话等,并备有活动折叠梯。配电室主要供检车员工作之用,内设配电盘和空调控制仪表,并备有活动座椅和小茶桌等。茶炉室主要为供应旅客茶水和乘务人员清洁用具之用,内设不锈钢制的电开水炉、茶具柜、清洗用具的洗池、冲洗拖把的洗槽和茶炉配电盘等。电开水炉的最大容量为31升,耗电量为4.5千瓦,沸水时间30-40分钟。能够满足本车旅客途中用水的需要。洗脸室为封闭式,设在二位端,内设一个方形脸盆,并备有化妆设备等。一、二位通过台的结构尺寸基本与22型客车一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