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X.25分组交换数据网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X·25通信协议

X.25协议是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提出的用于分组交换的协议。它描述了在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链路建立与控制,以及在DTE与DCE之间的任何格式的数纪的无差错传送。说起来,X.25就是用分组交换方式工作,并通过专用线路和公用数据网连接终端使用的DTE与DCE之间的接口规程,它与网络内部无关(如图1)。

X.25协议是三层协议: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分组层。它与150/051网络7层协议模型对应关系如图2。

在X.25三层协议中,物理层支撑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支撑分组层。这些层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1。

X.25三层协议物理层

物理层是X.25DTE与以二E之间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是实现数据链路实体之间的建立、维护和拆除的物理连接。这一层中使用的设备包括终端设备、Modem、协议转换器及所有连接电缆和信号以及通过电缆的信号电平、信号序列等.X.25物理层接口规程有两类。X类接口:X.21和X.Zlbis;V类接口:V.24、V.28和V·35。在目前X.25通讯适配卡中,较普遍采用X.24及X.21ibs接口标准。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说明数据在X.25DTE与以二E之间互传的方法,其目的是向分组层提供可靠的无差错和无重份的分组传送服务。这一层包括建立和维持通信所需要的流量控制规程及检错、纠错规程。在数据链路层中所使用的帧结构和流量控制及差错控制规程基于HDLC协议,具体来讲,这一层的规程是采用HDLC的一个子集一LAPB,并通过异步平衡方式(ABM)来建立的。

分组层

分组层说明了数据分组格式和分组交换程序,它描述了完成从本地X.25DTE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端X.25DTE的方法。它是X.25协议层中的最高层.从图2中我们还可以看出,X.25分组层只是近似地而不是精确地对应150/051七层模式中的网络层。在分组层中,两个DTE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通路称为虚电路(VC)。虚电路是逻辑连接而非物理连接,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线路资源。X.25虚电路包括交换虚电路(SVC)和永久虚电路(PVC)。

X.25协议的格式X.25协议的通信格式较为特殊,其表述如下

倾首部:其作用是通知接收站,后面将发送一个帧,它指出通信方向、帧的类型及控制信息。

分组首部:指出分组的总格式;使用的逻辑信道;分组类型及其他控制信息。

用户数据:指用户希望发送的任意类型的数据。

帧尾部:其作用是为接收站提供对刚收到的数据进行检错的规程(CRC检错码),并通知帧末的到达。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分别是以比特(bit)帧(Frame)为数据单元,而在分组层中是以分组(Packet)为数据单元。

X.25通信方式X.25之所以在国际上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它能把设置分布在广阔地区内的不同速率、不同类型和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并在它们之间提供无差错的通信。其通信方式按照目前实用情况,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分组终端连人方式

分组终端(PT)又称X.25终端,它包括能处理X.25三层协议的计算机主机、微型机、专用终端、规程转换器、智能用户电报终端等。它连入X.25分组交换网PSDN的方式有两种:

直入式:通过专线直接接入PSDN

非直入式:通过公用电话网PSTN(必须符合X.32建议)或CSDN、xSDN接入PsDN。经PSTN接入PSDN的X.32/V.24端口,最高速率可达9.k6bps。在这种方式下,分组终端又称X.32终端.

非分组终端连人方式

非分组终端(NPT),又称异步字符式终端,它包括带有异步通信口的计算机主机、微型机、健盘打印机、键盘显示器、电传机和可视图文终端等。这种终端不能按分组方式操作,不象PT那样有能力实现X.25协议,因此,当这种类型的终端要接入X.25分组交换网时,必须提供附加的设备,依靠这些附加设备来实现X.25各个协议层。

目前,较普遍使用的将NPT接入x.25分组交换网的方法是利用邮局向用户提供的分组装卸设备一PAD。PAD的作用是将来自本地NPT的单个字符组装成分组,以便发给远端目的地DTE。另一方面,当PAD接收到远端DTE发来的分组时,就将分组拆卸成字符,并将其送往本地NPT。异步字符式终端和PAD之间所采用的协议是CCITT的X,28协议。另外,为了接纳分组终端入网,CCITT又提出了分组终端与PAD之间连接的X.29协议。接入PAD的方式有两种:·

直入式:通过专线直接接入PAD

非直入式:通过PSTN接入PAD

这样,本地DTE通过PAD接入X.25公用分组交换网.实现与远地DTE的连接。分组式终端与非分组式终端连入X.25公用分组交换网的几种方式见图3

特点X.25分组交换网采用了CCITT--16CRC检验方法,该方法可检查出连续5位错码,保证了对错码的高检出率。

分组交换网的通信协议(主要是第二层,即链路层)中采用了确认和重发的机制,当A向B发送数据时,B在收到由A发送来的正确数据后,B应向A发出“数据正确”的应答,否则就发出“数据出错”的信号;A对B发出的数据留有备份,只有收到“数据正确”的应答后,才把备份丢弃,若收到“数据出错”的信号,A就重发备份,直到正确为止。该机制保证了对出错码的及时纠正。因此具有高水平的通信质量。

分组交换网使用的X.25协议中有一个虚电路的概念。虚电路是只指收发数据的双方在开始收发数据前先通过网络建立的连接。一旦这种连接建立以后,就在网络中保持已建立的数据通道,使用户发送的数据按顺序通过网络到达对方。之所以称这种连接为“虚”电路,是因为交换机执行线路传输能力的动态按需分配原则,而不是将整个线路资源让其独占;相反,通过分时的方法,当A用户已经与B用户建立连接之后,A还可以与C、D、D··…建立连接,即在同一条物理线路(指A到交换机)上可同时建立多个虚电路,从而做到同时多点的互相通信2。

分组交换网提供了许多种业务,为用户提供报务,除了基本业务外,还有大量的可选业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与网络性能有关的可选业务,可灵活配置网络参数,获得最佳的性能。

与计费有关的可选业务,可灵活选择计费方式,了解计费信息。

与呼叫连接有关的可选业务,可灵活改变呼叫定向。

与呼叫限制有关的可选业务,可防止无关用户的骚扰,保证安全性。

综合可选业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