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红玉,是杂交一代极早熟小型红瓤西瓜,春季种植5月份收获,座果后35天成熟,夏秋种植,9月份收获,座果后25天成熟。该品种外观为长椭圆型,绿底条纹清晰,植株长势稳健,果皮厚0.4-0.5厘米,瓤色鲜红肉质脆嫩爽口,中心糖度12.5以上,单瓜重2.0公斤。是一种保鲜时间长,商品性好的水果。
简介这个类型品种的主要特征为果实椭圆形,红瓤、花皮。这类品种是目前上海及浙江江苏等省市小型西瓜生产上的第一主栽品种,推广面积很大。1
品种特性早春红玉是由日本米可多公司育成。1996年引入我国,2000年后通过浙江等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为早熟品种。主蔓5—6节出现第一朵雌花,雌花着生密。果实发育期28—38天,早春低温时开花结果,需35—38天成熟,后期温度较高时,结果花后28—30天可成熟。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长椭圆形,单瓜重1.5—1.8千克。果皮深绿色底覆细齿条花纹,果皮极薄,皮厚一般0.3厘米,皮韧而不易裂果,较耐运输。瓤深红,纤维少,质细,无渣,果实中心含糖量13%左右,口感、风味佳。在低温弱光下,雌花着生与坐果性均较好,适于早春温室大棚促成栽培。适应性较广,是目前江南、华东地区小果型西瓜的主栽品种之一。2
形态特征果实长椭圆形,果皮厚0.3厘米,果皮深绿色花条纹,果肉桃红色,单果重2~3千克。早熟杂交小型西瓜品种,早期结果开花后35~38天成熟,中后期为28~30天;遇较长时间低温、多雨,开花至成熟时期延长;肉质鲜嫩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边缘8%~9%。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2000千克。
生长环境早春红玉在早春低温光下,雌花的形成,及着生性好,但开花后遇长时间低温多雨花粉发育不良,也存在座果难,或瓜型变化等问题。
分布范围中国长江流域等地。
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晒种1~2天,种子消毒处理。
2、单株移栽,早春爬地栽培,亩栽500~600株;夏、秋季立架栽培,亩栽1800株。
3、重施基肥,适当追肥,施肥量较一般西瓜少40%,但釆收1次宜追肥1次。
4、三蔓或四蔓整枝,三蔓整枝每株留2个瓜,四蔓整枝每株留3个瓜,均留一条辅助蔓不结瓜。
5、采用其他西瓜品种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或者用西瓜无籽液涂抹雌花。
6、注意轮作,重茬地种植最好采用嫁接育苗办法,中后期要加强蚜虫、红蜘蛛的防治。
7、注意水分控制,防裂果;严格掌握采摘期,小搭棚栽培需在雨季前采收完毕。3
主要价值早春红玉的营养价值有以下:
一、不但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还含有钾、磷、钙、镁、硒元素及维生素E、维生素B1等营养元素。
二、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动脉硬化。
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
四、盛夏,止烦渴,化湿利尿、解暑清热,以及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有一定辅助疗效。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