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氰化金钾
中文别名:四氰金酸钾
英文名称:Aurate(1-),tetrakis(cyano-kC)-,potassium (1:1), (SP-4-1)-Aurate(1-),tetracyano-,potassium (8CI);Aurate(1-),tetrakis(cyano-C)-,potassium,(SP-4-1)-;Aurate(1-),tetrakis(cyano-kC)-, potassium,(SP-4-1)- (9CI);Potassiumcyanoaurate(III) (6CI);Potassium tetracyanoaurate(III) (7CI);Potassiumtetracyanoaurate(1-);
国际化联命名:potassium gold(3+) tetracyanide
CAS No.:14263-59-3
EINECS号:238-145-9
分子式:KAu·(CN)4
分子量:340.13
氰化金钾溶液配置首先配制氯化金,而后配成雷酸金,再配制成氰化金钾。
1、氯化金的配制
将纯金切碎、洗净、烘干,用王水在加热下将金溶解(1g纯金约需浓硝酸2.7mL和浓盐酸8mL)。溶完后在不断搅拌下加热浓缩(不得超过100℃,以免生成不溶于水的一价金化合物),除去二氧化氮,直至得到血红色的浓稠物(三氯化金),冷却备用。
2、雷酸金的配备
用5倍体积的蒸馏水溶解血红色浓稠物。然后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氨水(1g纯金约需浓氨水10mL),生成淡黄色的沉淀(雷酸金)。在不断搅拌下蒸发除氨,至无氨味。除氨时要不断加水,以防沉淀干燥。然后抽滤,用热水洗3~4次,即得雷酸金。雷酸金制备过程中不得干燥,制得后要尽快使用,以防爆炸。
3、氰化金钾溶液的制备
将雷酸金沉淀连同滤纸一起倒进30%~40%的氰化钾溶液中,缓缓加热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1g纯金约需氰化钾1.2~1.5g。1
结构KAu(CN)4·H2O的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它是由钾离子和水分子薄层分隔开的平面离子[Au(CN)4]-的重叠层组成。2
主要用途氰化金钾是一种镀金用试剂,主要用作酸性范围镀金和金合金的镀金。装饰性镀金品上使用广泛,适用于名贵手表,精美礼品及各种首饰上镀金,不锈钢上直接镀金效果极佳,还可使用于医药防腐方面。
氰化金钾镀金分析绝大多数镀金都很薄,电镀槽的容量也很小,尽管电镀的时间很短,但仍然会出现镀液成分的波动和杂质等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故障和纠正方法见下图。
毒性介绍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成人致死量0.05g。在《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上,氰化金钾排在第8位,是一级无机剧毒品。
计算化学数据分子量:340.13445 [g/mol]
分子式:C4AuKN4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8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准确质量:339.942555
同位素质量:339.94255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95.2
重原子数量:10
形式电荷:0
复杂度: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