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电子公告板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定义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即电子公告牌系统,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传统的电子公告板(BBS)是一种基于Telnet协议的Internet应用,与人们熟知的Web超媒体应用有较大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CGI(通用网关接口)技术的BBS系统实现方法,并通过了网站的运行.

电子公告板是一种发布并交换信息的在线服务系统,可以使更多的用户通过电话线以简单的终端形式实现互联,从而得到廉价的丰富信息,并为其会员提供进行网上交谈、发布消息、讨论问题、传送文件、学习交流和游戏等的机会和空间。

电子公告板,即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是基于BBS软件系统建立的电子数据库。现在的电子公告板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公告板一样,用户除了可以进入各个讨论区获取各种信息外,还可以将自己要发布的信息或参加讨论的观点“张贴”在公告板上,与其他用户展开讨论。

因特网(Internet)之前,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就开始出现基于调制解调器(modem)和电话线通信的拨号BBS及其相互连接而成的BBS网络。

后来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拨号BBS和BBS网络已经日渐凋零,所剩无几。目前的BBS站点,多数是基于Internet的Telnet协议。在服务器端,采用Maple BBS或者FireBird BBS系统。用户端通过Telnet软件如NetTerm、CTerm、FTerm等来登陆服务器,阅读发表文章,发送邮件,通过仿真的ZModem协议来上传下载数据文件。有些站点还提供SSH登陆,确保连接的安全性,还有很多站点提供Web方式的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中国大陆BBS界在Firebird BBS基础上还发展了Smth BBS、Ytht BBS、Lily BBS等,提供非常丰富web方式访问,如发文、即时消息、信件、Blog,而一些管理操作,如‘版面管理’、‘个人文集’则仍然限定为Telnet访问。而客户端的Telnet软件也发展了很多便于操作的功能,如,鼠标响应、URL识别、图片预览,文章自动下载、自定义脚本等。

由于网络的发达,如今,电子公告板被更广泛地用于企业和项目管理当中。通过电子公告本,人们可以在工作中及时的查询信息和工作情况的变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职员能更好地进行运营帷幄。通过软件业的迅猛发展,公告版的功能已不局限于现有的基本功能,有些电子公告板还提供了与邮件紧密联系的高级服务。使公告板与邮件互动。通过设置,不论组内组外都能成为公告板的共享者,如同3G手机一样,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BS的Web系统,除了有电子公告板的专业系统,如EasyBBS、还有包含电子公告板功能的TeamOffice,都普遍应用在不同的行业当中。

电子公告板的产生1978年,美国芝加哥地区的计算机交流会上,Krison和Russ Lan借助于当时刚上市的Hayes调制解调器(Modem)将两台计算机通过电话线连接在一起,并且把自己编写的程序命名为计算机公告牌系统(Computer Bulletin Board System),这就是第一个BBS系统的开始。之后,在软件销售商考尔金斯的推动下,CBBS加上调制解调器组成的第一个商用BBS软件包于1981年上市。

当然,早期的电子公告板没有太多的功能,如同街头和校园的一般公告板,区别只在于是通过电脑来传播或获得消息而已。直到互联网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爱好者们尝试将苹果计算机上的电子公告板转移到个人计算机上,至此电子公告板的现代功能才初具雏形2。

电子公告板的发展与高校BBS在美国芝加哥1978年开发出一套基于8080芯片的CBBS/Chicago(Corn—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继这一套最早的电子公告板系统之后,又相继开发出基于苹果机的Bulletin Board System和大众信息系统(People’S Message System)两种系统。经Russ Lane为IBM个人计算机原型程序的编写,并通过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的组织中Communication Special InterestGroup会员的努力,最后经Thomas Mach整理,个人计算机的第1版BBS系统“BBS鼻祖”——RBBS-PC诞生了。这套电子公告板系统的最大特色是其源程序全部公开,利于日后的修改和维护,后来开发其他BBS系统时都以此为框架。而BBS的网络化可能还得归功于1984年美国的Tom Jonning开发的具有电子功能的电子公告板程序FIDO。该软件具有站际连线和自动互传信息的功能,于是,站际间彼此就可以在一个共同的预定时间传送电子邮件了2。

国内最早的电子公告板站点是1991年创建的背景长城站,由于互联网尚未开始普及,当时开户访问量每天只有十几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BBS站也得追溯到1994年春,曙光BBS站的开通。随着计算机及其外设的大幅降价、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BBS也从简单的电子公告板发展到网络论坛。而现在,网络迅猛发展,网民也逐渐分化,BBS分类也随之细化。目前BBS按照功能可分为综合类、专业类、商业类、特色类;按照版块内容,可以划分为情感、旅游、体育、文学、购物等,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网民可以在不同的版块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目前,较有影响力的BBS主要有天涯论坛、猫扑、西祠胡同等。应该特别指出的是,最早出现的一批发端于校园和科研机构、为教育科研而创设的校园BBS站点——电子公告板(BBS)站点。于1995年8月建立的水木清华BBS正式开通,揭开了国内高校BBS建设的序幕2。

早期成立的高校BBS主要有:1995年的水木清华(清华大学)、逸仙时空(中山大学)、兵马俑(西安交通大学)、华南木棉(华南理工大学)、我爱南开(南开大学)等;1996年的珞珈山水(武汉大学)、瀚海星云(中国科技大学)、白云黄鹤(华中科技大学)、饮水思源(上海交通大学)、日月光华(复旦大学)、碧海青天(大连理工大学)等;1997年的一往情深(电子科技大学)、蓝色星空(四川大学)、小百合(南开大学)、云麓园(中南大学)、紫丁香(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

高校BBS的迅猛发展,使得校园论坛成为校园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相对于社会BBS,高校BBS论坛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

1.普及率高

高校BBS论坛具有广告少、访问速度快、用户认同感强等优点,因此在各高校及高校师生中普及率相当高,受欢迎程度远胜于社会BBS论坛。

2.影响深刻

在校园信息交流与传播、校园文化建设、校园舆论导向等诸多方面,高校BBS论坛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因此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BBS论坛信息涵盖了学校通知公告、学生文体活动或热点时事话题,广大高校师生可以在其中自由沟通交流,并将其作为社交网络和休闲平台,丰富的功能和数量巨大的用户群都深刻影响着坛友的生活,刷新论坛获取校内资讯也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常态。

3.管理有序

高校BBS论坛多数基于校园网框架之上,校方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其进行管理,及时发现网络漏洞,并检测论坛舆论。学生团队也以管理员的身份参与管理高校BBS论坛,体现出民主管理的特征,通过设定明确的站规和奖惩机制,配合校方的发展指导机构、争议仲裁机构,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网络环境的纯净。近年来兴起的用户实名制注册和站长(版主)负责制让舆论溯源更为便捷,只需查看发帖人后台信息便可轻松追溯消息源头,尽可能减少网络诈骗、敲诈勒索或是淫秽色情信息的散布。

4.潜力巨大

高校BBS的迅速发展,反映出了在中国发展的背景下,BBS成了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工具。《第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1999年我国仅有28%的网民使用BBS电子公告栏。在2006年7月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43.2%网民经常使用论坛/BBS/讨论组功能,排名上升到第四,仅次于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而最新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有14469万和14925万网民使用BBS论坛2。

电子公告板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运用大学生之所以热衷BBS,主要是缘于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海量信息的资源库,一个减缓压力、抒发情感的渠道,一个建立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平台。作为高校信息交流平台的BBS,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充分发挥BBS在思想引领上的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BBS运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由于BBS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校园BBS上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因此校园BBS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最新、最真实的思想动态,畅所欲言的平台成为了倾听大学生心声、想法的最方便途径。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其中的一些过激言论或不成熟的想法则能直接显露校园突发事件的端倪,这些尖锐的言论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从中得到反馈,在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在事件的处理上显得更有主动性,并且让工作的开展显得更有针对性。

2.BBS运用于大学生情绪的宣泄,排解心理问题

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言行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约束,而在校园BBS上,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不必担心真实身份暴露所引来的各种麻烦。正是因为BBS具有这样的优势,不少学生会选择在校园BBS上诉说现实生活中遭遇的不满和挫折,宣泄不良情绪。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在BBS上与其他人交流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内心困惑,并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以此逐渐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排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别人为自己开导。可以说,BBS的存在,正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情绪宣泄的新途径,一种排解心理问题的新方式。

3.BBS运用于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和完善学校决策

由于BBS其本身就具有广泛性和及时性,通过对它的合理利用,学校各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广泛地了解学生的要求和困难,对后续答复学生、服务学生和改进自身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BBS引导的良好互动,也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对各部门工作的顺畅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且,BBS上关于学生提出的监督和批评部分,以及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提出,这些都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心声,从而形成正确决策和管理,更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民主风气。

相对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引领面临更多的挑战。电子公告板(BBS)作为新媒体较早的网络表现形式,它的出现为如何利用新媒体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际的操作蓝本。因此,不论是由电子公告板(BBS)发展而来的贴吧论坛还是即时通信媒体、网络日志媒体、手机新媒体、微媒体等,都可抓住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运用于大学生思想引领2。

电子公告板主要功能(1)供用户选择若干感兴趣的专业组和讨论组。

(2)定期检查是否有新的消息分布。

(3)“张贴”供他人阅读的文章。

(4)“张贴”对别人文章的评论。

客用程序常见的telnet客户端程序:

* FTerm :支持SSH及代理连接。功能强大。

* STerm :支持SSH及代理连接、脚本功能强大。

* CTerm :(原Cterm2000版曾在大陆非常流行) 有大量快捷键,不支持SSH,最新版本是CTerm3000。

* PCMan :有繁体及简体版本, 以档案体积小, 不占资源闻名。是继KKman后最通行的浏览器。另有PCmanX版本可在非MS windows平台执行。

*KKman:第一个结合telnet与http分页浏览的综合浏览器, 另附有ANSI彩色编辑器,表情符号, 快捷键, 防闲置等功能. 并使用hyper-link使使用者可以用鼠标操作telnet接口,支援SSH1.

* BBman :以跨平台为诉求的telnet浏览器, 为目前非MS windows平台最佳的telnet client之一

* AlienBBS:支援苹果电脑 Mac OS X 的telnet客户端。

* 在UNIX环境下,透过telnet程序就可连接BBS,因此大部份都是透过主控台(console)或终端机(Terminal)程序,执行telnet程序连接BBS,透过终端机模拟和控制画面。这类终端机包含:iTerm、Terminal、xterm、rxvt、gnome-terminal、KDE-terminal。

在基于WEB方式访问的论坛程序中,大陆地区开发的主要有基于Perl语言的雷傲、基于ASP语言的动网、基于语言PHP的Discuz!及PHP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