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纹绿芫青又名北芫青、青娘子。为芫青科动物缝纹绿芫青 Lytla suturella Motschulsky的干燥成虫。分布宁夏、内蒙古。辛、咸,平,剧毒。散瘀,攻毒治瘤积瘰疬,疥癣疮肿。内服,0.1~0.3克;或外用。1
基本内容【药 材 名】缝纹绿芫青
【拉 丁 名】Lytla suturella Motschulsky
【别名】青娘子,缝纹绿芫青,北芫青
【名称考证】青娘子(《中国药用动物志》)、缝纹绿芫青、北芫青(《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目来源】芫青科动物
【药用部位】缝纹绿芫青的干燥成虫。
【性味归经】辛、咸,平。肝经。
【功效主治】祛瘀散结、攻毒。治疥癣、恶疮、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0.1一0.3克。外用适量。
【资源分布】分布于宁夏、内蒙、河北等地。
【古籍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化学成分】含斑蝥素约1一2%,脂肪和甲壳质等。
【参考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简介缝纹绿芫青又名北芫青、青娘子。为芫青科动物缝纹绿芫青 Lytla suturella Motschulsky的干燥成虫。分布宁夏、内蒙古。辛、咸,平,剧毒。散瘀,攻毒治瘤积瘰疬,疥癣疮肿。内服,0.1~0.3克;或外用。1
形态描述体长17—24毫米。深金属绿色,鞘翅淡黄至棕黄色,无金属光泽,沿鞘翅中缝和侧缘各有一条绿色纵纹。雄虫触角不呈念珠状。其他似绿莞青。
生态资料成虫常群集食害豆科植物。
地理分布宁夏、内萦、河北等地。
化学成分主含斑蝥素。
药材青娘子为缝纹绿芫青的干燥成虫其采制同绿芫青。2
芫青芫青在现在中国市场上称之为“青娘子”,系芫青科昆虫绿芫青 Lytta caraganae palas、L, chinensis Motschulsky、缝纹绿芫青L, suturella Motschulsky等的干燥虫体,中国各地均产。广布于欧洲南部至西亚的 Lytta vesicatoria L,(= Cantharis vesicatoria )的干燥虫体,在欧洲各国及美国药典中都有收载,称之为 CANTHARIDES( Spanish flies,Cantharis, Blistering Beetle)。其虫通体青绿色至绿色,有光泽,甲翼中央有2条平行的绿色纵线。含有斑蝥素( cantharidin)0.6%-1.0%。在欧洲,本品早在 HippocratesDioscorides时代即已为人们所知,一般作引赤发泡剂,内服或外用,在西亚地区还用于刺激尿道作催淫药。中国也将斑蝥、芫青用于同样的目的。作为欧洲产 Cantharis的代用品,《日本药局方》曾将日本产的豆芫青 Epicauta gorham marseul的干燥虫体 CANTHARIS”收载,含斑蝥素约2%。豆芫青食大豆、茄子、白菜等的叶,系害虫。近年因杀虫农药的使用增多,其数量剧减。又因其作刺激发泡剂的毒性太强,作药用的用途也减少了,《第9改正日本药局方》中除去了本品。中国的葛上亭长也是 Epicauta属的昆虫。3
产地中国各地均产。主产地为河南省(信阳、新乡)、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宁、冯祥、柳州)、安徽省(蚌埠、滁县、嘉山)、四川省(乐山、会理、宜宾)、贵州省(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湖南省(双峰、宁远、常德)、云南省(昭通、鲁甸、巧家)、江苏省(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此外湖北、陕西、甘肃、河北、浙江、辽宁、山西、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也产。以河南、安徽、广西产量最大。
成分含结晶性内酯斑蝥素( cantharidin)1%~2%,以及脂肪、臭气成分。据分析印度的cantharidinta和M, cichorii中各含斑蝥素2.9%和1.9%。3
药理作用cantharidin外用有引赤(刺激皮肤发红)、发泡、生发作用。中国产眼斑芫青与美国药典中收载的 Cantharis均有引赤发泡作用,但中国产者斑蝥素的含量比美国的高50%。斑蝥的水浸液(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芽脂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cantharidin对小鼠皮下移植Saroma-180有抗癌作用。临床上也有治疗肝癌有效的报告,但有副作用,尚有待更进一步研究。3
性味辛,寒。3
功效斑蝥在古代欧洲多用于治疗溃疡、肿物,也用于慢性咳嗽、忧郁病、知觉钝麻、下痢、呕气、狂躁等。〈神农本草经》曰:“主治寒热,鬼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膀胱结石)”;《名医别录》曰:“血积(内出血),伤人肌,治疥癣,堕胎”;《日华子本草》曰:“疗淋疾,傅恶疮瘘烂(伤口化脓及瘘孔)”;李时珍又言:“治疝瘕,解疔毒,猫犬毒,沙虱毒,蛊毒,轻粉毒”。现代临床上用斑蝥粉末调蜜外用于恶性肿瘤、瘰疬,内服散腹中瘀血,也用微量斑蝥与其他药物合用治肿瘤。此外将斑蝥粉末混于膏药中外贴,在尚未起水泡前揭去,可防止疟疾发生。 cantharidin的致死量为30mg,内服可出现口、喉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痛、血尿等中毒性肾炎症状,最后导致肾功能不仝而死亡。皮肤接触可引起局部灼烧、红斑、水泡。入眼内可引起流泪、眼睑浮肿、结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等。内服中毒者,洗胃后服用牛乳、A(OH)3乳剂、MgSO4等可解毒。中医解毒方有生绿豆一两、生甘草三钱、生黄连一钱煎服(金华科技)。妊妇禁用。3
用途作刺激、发泡药外用于恶疮、瘰疬、疔毒。据说内服米炒斑蝥粉末可治狂犬咬伤,但实际上少有应用。内服过量可出现急性胃肠炎剧痛、吐血、便血、呼吸急促而浅、并发肾炎,引起 tetany样痉挛、谵语等导致死亡。除作皮肤发泡剂外用外,还可用粉末混入软膏,贴于第三脊椎洽疗疟疾。因本品有毒,内外用都须慎重。3
处方例斑蝥酒(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斑蝥、樟脑、烧酒),外用于神经性皮炎。3
分布范围分布于宁夏、内蒙、河北等地。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

扫码下载APP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