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红腹红尾鸲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红腹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gastrus)属鹟科红尾鸲属。体型较大的红尾鸲,雄鸟头顶灰白,翼上白斑甚大。耐寒性的红尾鸲,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分布于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

简介雄鸟:头顶至后颈灰白色,头侧、颈侧、肩、翅、背、颏、喉及上胸黑色。具较大的白色翼斑。中央尾羽橙红色,沾黑褐色。其余体羽橙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额、头顶、耳羽、颏、喉沾棕。眼周有一白圈,下体浅灰白色,羽缘沾棕。翅上无白斑、尾似雄鸟1。

形态特征体大(18厘米)而色彩醒目的红尾鸲。

雄鸟:似北红尾鸲但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灰白,尾羽栗色。翼上白斑甚大,黑色部位于冬季有烟灰色的缘饰。

雌鸟似雌性欧亚红尾鸲但体型较大,褐色的中央尾羽与棕色尾羽对比不强烈。翼上无白斑。具点斑羽衣的幼鸟已具明显的白色翼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2

地理分布分布范围:高加索山脉、中亚、土耳其、喜马拉雅山脉、中国西北和中部及青藏高原。

分布状况:中国西部及西北部山脉--西藏及青海至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3000~5500米的开阔而多岩的高山旷野。越冬至河北、山西、四川南部及云南北部。2

生活习性习性:耐寒性的红尾鸲,栖于高海拔。性惧生而孤僻。炫耀时,雄鸟从突出栖处作高空翱翔,两翼颤抖以显示其醒目的白色翼斑。有时在动物尸体上觅食昆虫。雌鸟冬季往较低海拔处迁移,但雄鸟仍留居高海拔,有时在雪中找食。2

叫声:叫声包括微弱的lik及较生硬的tek声。鸣声为短促清晰的哨音tit-tit-titer接以突发的似喘息短促音,于突出的栖木上或炫耀飞行时鸣唱。2

亚种分化红腹红尾鸲普通亚种(学名:Phoenicurus erythrogaster grandis)。分布于前苏联、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山西、河北、山东、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富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金永成 - 讲师 博士生导师 - 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