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瓜(学名:Cynanchum corymbosum)是萝藦科鹅绒藤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100米至2,1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河边灌木丛中、山地溪边或疏林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别名:小刺瓜、野苦瓜、乳蚕、乳汁藤1。为萝科鹅绒藤属植物刺瓜的全草2。
多年生草质藤本;块根粗壮;茎的幼嫩部分被两列柔毛。叶薄纸质,除脉上被毛外无毛,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5-8厘米,宽3.5-6厘米(最大的20 × 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苍白色;侧脉约5对。伞房状或总状聚伞花序腋外生,着花约20朵;花萼被柔毛,5深裂;花冠绿白色,近辐状;副花冠大形,杯状或高钟状,顶端具10齿,5个圆形齿和5个锐尖的齿互生;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蓇葖大形,纺锤状,具弯刺,向端部渐尖,中部膨胀,长9-12厘米,中部直径2-3厘米;种子卵形,长约7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3厘米。花期5-10月,果期8月-翌年1月。
分布范围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00-2100米的山地溪边、河边灌木丛中及疏林潮湿处。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去杂质,切段鲜用或晒干备用3。
生长环境灌丛中、灌丛中、潮湿地河边、河边灌丛中、河谷、盆地、山坡、山坡溪边、疏林中潮湿地、溪边、溪边灌丛中;
海拔下限:100;
海拔上限:2100;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中南半岛、印度;
国内分布:福建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