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是从小脑皮质发出的唯一能够传出冲动的神经元。1人的小脑皮质约有1500万个浦肯野细胞。2
浦肯野细胞还广泛分布于心室。显著的电生理特点是传导性强,传导速度快,可达4000mm/s。属快反应自律型细胞,具有舒张期自动除极化的性能,因而有自律性,但自律性强度明显低于窦房结P细胞。3这类细胞常常平行排列,细胞内电阻低,只有心室细胞的1/3。3
形态特征小脑:浦肯野细胞是小脑皮质中最大的神经元,细胞体呈梨形,顶端发出2~3条粗大的主树突,向外伸入分子层。主树突沿途分支繁茂,形如展开的、扁薄的扇形,铺展在与小脑叶片长轴垂直的平面上。树突分支上有大量的树突棘,与传入纤维构成广泛的突触联系,接受传入小脑的全部信息。轴突由细胞底部(与主树突相对方向)发出,细长,离开胞体不远便形成有髓神经纤维,向内经颗粒层离开皮质进入白质,组成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纤维,终止于小脑内部的神经核团。一个浦肯野细胞的轴突约形成500个终末膨大,约与小脑深部核团的35个神经元形成突触。1
心脏:浦肯野细胞常常平行排列,几个细胞互相以浆膜连接排成一个小束,小束外包绕着基底膜。细胞内含肌原纤维很少,胞浆区内充满糖原颗粒、线粒体和肌浆网,细胞内电阻低,只有心室细胞的1/3。浦肯野细胞内无横管系统,但膜电容比收缩细胞大,可能是由于其闰盘结构广泛而复杂,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的缘故。浦肯野细胞闰盘的主要成分是缝隙连接,粒着膜占的比例很少,这些可能是构成浦肯野细胞传导快的形态学基础。4
生理特性显著的电生理特点是传导性强,传导速度快,可达4000mm/s。属快反应自律型细胞,具有舒张期自动除极化的性能,因而有自律性,但自律性强度明显低于窦房结P细胞。4
分布区域浦肯野细胞广泛分布于心脏传导系统内。在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也有这类细胞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心室内。4
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小脑皮质,小脑皮质分为3层,从表及里分别为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5。皮质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细胞、高尔基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5。浦肯野细胞发出的轴突组成小脑皮质唯一的传出纤维,终止于小脑白质内的神经核。6
跨膜电位心脏中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理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似,但其有4期自动除极化。4期自动除极化是膜对Na+通透性随时间进行性增强(If内向电流)的结果。7If通道与快Na+通道的主要区别是:
①If的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不强,虽然主要选择的是Na+,但还有K+参与。而快Na+通道的选择性强,主要允许Na+通透。7
②If的通道在复极达-60mV左右被激活,而快Na通道在膜内电除极达-70mV左右被激活。7
③If的通道可被铯(Cs)所阻断,而快Na通道可被河豚毒TTX阻断。7
主要作用只有浦肯野细胞发出轴突离开小脑皮质,成为小脑皮质中唯一的传出神经元,其他4种均为中间神经元,它们的神经末梢都分布在小脑皮质之内。5浦肯野细胞在运动协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