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阿基里斯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阿基里斯龙(学名:Achillobator)是驰龙科下驰龙亚科的一个属,生活在上白垩纪的亚洲蒙古。

简介阿基里斯龙是白垩纪晚期兽脚亚目弛龙科的恐龙,距今约9000万年,生活在现在的蒙古。这个属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阿基里斯”,他是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武士;另一部分是“巴托”,在蒙古语中是“武士”或“英雄”的意思。

阿基里斯龙极可能是一种活动性很强的双足猎食动物,后脚的第二个脚趾上有镰刀一样的爪,它用这样的爪子捕猎。

阿基里斯龙很可能是一种驰龙,该科的恐龙科现时被认为与鸟类关系最近。阿基里斯龙很大,从鼻子到尾尖,有4.6~6.6米长。最近的分析表明,阿基里斯龙是驰龙科的一个亚科成员,与北美的犹他盗龙和驰龙关系很近1。

发现品种属名是由著名的古希腊特洛伊战争英雄阿奇里斯及蒙古语的“英雄”一字而来,这是由于阿基里斯龙在使用镰刀爪捕食是所需的强大跟腱。种被命名为巨大阿基里斯龙(学名A. giganticus)是因它的体型较其他驰龙科为大。于1999年,它的名字首先被蒙古古生物学家Altangerel Perle及美国的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及吉姆·克拉克所描述。

阿基-(里)-斯龙的化石骨骼发现时大部分都是脱落的,包括一片上颚骨及牙齿、每节的脊椎骨、肋骨、肩骨、盆骨、前肢及后肢骨。

这些化石是由蒙古东戈壁省的Bayan Shireh Formation中发现,估计追溯至上白垩纪。由于有两套不同的假说,确实的日期却不能肯定。与其他地层比较,这个地层似乎是在上白垩纪的土仑阶至坎帕阶的早期,约为93-80百万年前。但是,从磁性地层划分的测量中发现,该地层应位于白垩纪正长距,即桑托阶至森诺曼阶,约98-83百万年前。一些于此地层发现的其他恐龙有独龙、慢龙及巴克龙。

形态特征属于大型的驰龙科恐龙,根据目 前发现的唯一标本,它们的身长约6米长。

生活习性它可能是活跃的双足猎食动物,以它后脚第二脚趾上那巨大似镰刀的趾爪来猎食。

分布范围阿基里斯龙生活在上白垩纪的亚洲蒙古。

物种分类阿基里斯龙可能是驰龙科的恐龙,驰龙科现时被认为是鸟类的近亲。虽然有关驰龙科与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关系较明白,但是驰龙科本身的发展却不明朗。最近的分析显示阿基里斯龙是驰龙亚科的一员,与同在蒙古发现的恶灵龙、北美洲的犹他盗龙、驰龙及蜥鸟盗龙为近亲。恐爪龙及伶盗龙都是驰龙科恐龙,但却是另一个亚科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