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长鼻跳鼠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长鼻跳鼠(Leptictidium)是一属细小的史前动物,又名两脚猬,生存在始新世。长鼻跳鼠的完整化石是在德国麦塞尔化石坑发现。它们毛皮的轮廓及胃部内的食物亦被保留了下来,得知它们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蜥蜴及其他细小的哺乳动物。于始新世末期,地球的气候开始渐冷,最终很多热带森林亦消失。长鼻跳鼠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而灭绝。

有关内容拉丁文名:leptictidium tobieni;

英文发音:lep-tik-tid-ee-um;

名称含义:精致的鼬鼠;距今6000万--1600万年前的古代生物!

体长 : 九十厘米(包括尾巴);

食物: 肉食性;

生存年代:五千万至六千万年前;

生存地点:全球;

物种种类:哺乳纲;

**食性:**长鼻跳鼠是杂食动物,它既吃植物也吃动物1。

简介长鼻跳鼠(Leptictidium)是一属细小的史前动物,又名两脚猬,生存在始新世。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但约于4000万年前消失,并没有留下后裔。长鼻跳鼠的前肢细小,但后肢很大,像缩小了的袋鼠。根据它们的骨骼结构研究,显示它们是以跳跃来移动。同时期,基于头颅骨的研究发现它们有长及可行动的鼻子,这有点像象鼩。

长鼻跳鼠的完整化石是在德国麦塞尔化石坑发现。它们毛皮的轮廓及胃部内的食物亦被保留了下来,得知它们是肉食性的,以昆虫、蜥蜴及其他细小的哺乳动物。

于始新世末期,地球的气候开始渐冷,最终很多热带森林亦消失。长鼻跳鼠不能适应这个环境而灭绝。

形态特征长鼻跳鼠是身长达90厘米,生活在0.4亿-0.5亿年前的种小型肉食性哺乳动物。它靠长长的后腿跳跃前进,有一点儿像大袋鼠。它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的蜥蜴、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长鼻跳鼠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它具有鼬鼠、地鼠和大袋鼠等综合特征。像其他小型肉食性生物一样,它或许在夜里出来死食2。

化石发现长鼻跳鼠在各地一直都有发现,但最完好的化石出自德国梅塞尔(messel)页岩。这些奇怪的跳跃动物是从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中,所存活下来的族群之一,但当青葱的热带森林在约四千万年前消失后,它们也开始步入绝种的命运。德国目前妥善保存了三种不同大小的品种,它们甚至展现了皮毛的轮廓与胃部内容物。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