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草鱼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草鱼体形与青鱼相仿,吻略钝,下咽齿2行,呈梳形。是中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和鲢、鳙、青鱼一起,构成了中国著名的“四大家鱼”。1

草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肝和胃经,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阳、祛风、治痹、益肠和明目之功效。草鱼鱼肉高蛋白低脂肪,是一种比较优质的蛋白质资源。2

草鱼已经有1700多年的养殖历史,但以前都是取江河中的天然鱼苗在池塘内养大后食用或出售,真正实现全人工养殖从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才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养殖,目前草鱼的产量,产值在世界淡水养殖鱼类中产量排名第一。1

形态特征体长形,前部近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宽,中等大,前部略平扁。吻短钝,吻长稍大于眼径。口端位,口裂宽,口宽大于口长;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末端伸至鼻孔的下方。唇后沟中断,间距宽。眼中大,位于头侧的前半部;眼间宽,稍凸,眼间距约为眼径的3倍余。鳃孔宽,向前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峡部较宽。鳞中大,呈圆形。侧线前部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鳍基。背鳍无硬刺,外缘平直,位于腹鳍的上方,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较至吻端为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近于至腹鳍起点的距离,鳍条末端不伸达尾鳍基。胸鳍短,末端钝,鳍条末端至腹鳍起点的距离大于胸鳍长的1/2。尾鳍浅分叉,上下叶约等长。鳃耙短小,数少。下咽骨中等宽,略呈钩状,后臂稍大。下咽齿侧扁,呈“梳”状,侧面具淘纹,齿冠面斜直,中间具1狭沟。鳔2室,前室粗短,后室长于前室,末端尖形。肠长,多次盘曲,其长为体长的2倍以上。腹膜色。3

体呈荼黄色,腹部灰白色,体侧鳞片边缘灰黑色,胸鳍、腹鳍灰黄色,其它鳍浅色。3

生活习性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为草食性鱼类。3-4龄成熟,4-7月繁殖,产漂流性卵,膜径5毫米左右。生殖季节成熟亲鱼胸鳍条上出现珠星。3

地理分布草鱼是北暖温带、季风候风气候下、大平原区、有大河湖水体中的鱼类,约产生于新第三纪后期上新世喜马拉雅山开始升高和中国东部平原产生季风、候风及大的河流和湖泊之时。草鱼自然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和黑龙江三个水系。黑龙江水系的草鱼,是在上新世以前,当嫩江与辽河、渤海相通的时候,由江河平原区进入黑龙江水系,下游可达瑷珲、齐齐哈尔稍上方兴凯湖;而珠江水系的草鱼可能是冰川期海平面较现在低100米和台湾海峡为低平原时,自长江及钱塘江下游扩展到珠江水系的,可上达全州、都安及百色等。1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就从中国引进草鱼,草鱼先后被引进到93个国家,有的是从中国引进的,如印度、美国、匈牙利、墨西哥,也有些是从引进国之间引进的,如苏丹(从印度引进的)、瑞典(从匈牙利引进),目前在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已经形成种群。最初引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水草和养殖,如美国、埃及、印度等。有些没有形成种群,可能是由于没有较长的河道的缘故,因为草鱼自然分布区产卵场下游河道长度都很长,用来满足草鱼鱼卵孵化所需要的时间,还需要满足所孵出的草鱼鱼苗在静水体中索饵和生长。1

养殖技术(一)鱼苗选择技术

在草鱼的养殖技术中,最关键的就是对草鱼鱼苗的科学选择,在选择草鱼鱼苗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尽可能的挑选体表无伤痕,大小匀称的鱼苗,并且同一批鱼苗应该在同一地点进行选择。如果养殖场具备一定的草鱼养殖条件,也可以自己进行草鱼鱼苗的培育。在对养殖场的草鱼进行放养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单一的只放养草鱼一个品种,还应该适当的加入其他鱼种,比如鲫鱼等等。草鱼主要是以水草和小鱼为食,鲫鱼是以饲料的残渣为食,这样鱼池内草鱼和鲫鱼之间就不会抢夺食物,而且鲫鱼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4

(二)鱼池选取技术

在草鱼养殖中,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对草鱼也是至关重要的。草鱼的养殖场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就是水源充足,其次是要保证有完善的供电设施,最后就是交通运输方便。草鱼养殖场的地点选择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能浪费水资源,更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标准的草鱼养殖场应该是一个长方形,鱼池的深度大概在2.5m,但是在对鱼池进行注水的时候要注意,水位的高度不能超过1.8m,鱼池长度和宽度最适宜的比例是5∶3。养殖场还应该对鱼池采取一定的防水措施,避免水渗入地底,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养殖场可以在鱼池的水底加固一层防渗水泥,防止养殖场鱼池内水资源的流失。4

(三)饲料喂养技术

在养殖场草鱼鱼苗放入鱼池以后,养殖场可以对草鱼鱼苗进行简单的驯化,可以在喂食的时候通过声音让草鱼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给人一定的回应。在给草鱼喂食的时候谨记一次不能投放太多饲料,而且每次投放饲料的速度不能过快,当然草鱼饲料的投放也不能过于随意,草鱼的饲料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当草鱼处在生长期的时候,可以选择小鱼作为草鱼的食物,也可以少量加入一些人工饲料。4

(四)水质管理技术

如果养殖场鱼池中的草鱼数量过多,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草鱼缺氧的现象。为了保证鱼池中的氧气充足,养殖人员可以在夏季气候温和的时候在鱼池中开启增氧机器,人工增加鱼池的氧气含量。一般在凌晨的时候鱼池内的氧气含量是最低的,这个时间段养殖场一定要对鱼池进行人工增氧,以保证鱼池内氧气的含量。鱼池中水也要定期更换,这样才能保证鱼池内的水质清洁。但是,给养殖场鱼池内的草鱼换水一定要选对方法,如果方法选择不正确就很有可能会造成草鱼的大量死亡。养殖场一般应该选择小排小进的换水方式,每个4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增加的水量大概在10cm左右。通过这样的换水方式可以保持鱼池内的水质,也可以增加鱼池内氧气的含量。4

病害防治技术(一)草鱼病害预防技术

养殖场对草鱼采取病害防治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草鱼患病的机率,更好的保证草鱼的成活率和质量。草鱼养殖人员在对草鱼进行放养之前,应该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清理,并且使用阳光暴晒的方式对鱼池进行杀菌处理。在鱼池彻底杀菌消毒以后就可以进行放养鱼苗,放养的鱼苗一定要保证无病害,避免形成交叉感染。在成功放养鱼苗之后养殖人员就要采取措施对草鱼的病害进行预防。一般会选用光合用菌对草鱼的池塘和水进行杀菌消毒,防止草鱼病害的发生。如果草鱼患病出现大量死亡,对养殖场来说必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4

(二)草鱼的病害治疗技术

在草鱼养殖的过程中,草鱼最容易患上的三种疾病就是肠炎和赤皮病以及鳃部腐烂。这三种疾病具有很强的致死性和传染性,如果草鱼患上其中任意一种疾病都会死亡。所以,养殖人员在对草鱼病害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三种基本的预防和治疗。如果养殖人员发现鱼池中有大量的草鱼死亡,这段时间就应该停止喂食,并且要停止消毒杀菌措施,避免加重草鱼的病情。如果鱼池中草鱼死亡的现象持续了三天,就应该在鱼池内投放一些药物,这样有利于草鱼病情的缓解和治疗。如果在药物投放以后草鱼还是存在大量死亡的现象就需要找专业人士排查情况。如果在药物投放以后,草鱼死亡的数量明显减少,养殖人员就可以减少药物的投放量,逐渐增加饲料的投放量。4

草鱼体内也会含有大量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也会危害草鱼的健康。因此,养殖场也应该加强对草鱼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在草鱼放养之前养殖场可以在鱼池内投放一定量的杀虫剂,每天投放一次。养殖人员对药物投放的剂量一定要准确掌握,如果药物的剂量过大会危害到草鱼的健康,如果药物剂量过小,则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4

营养价值草鱼鱼肉中水分、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及灰分的测定结果见右图1

氨基酸成分的分析新鲜草鱼鱼肉的氨基酸组成如右图2。

呈鲜味的两种特征性氨基酸谷氨酸与天门冬氨酸和呈甘味的两种特征性氨基酸甘氨酸与丙氨酸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9.90%,占全部氨基酸总量的38.34%。5

动物蛋白质的口感鲜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草鱼肌体含肉率高,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比较高,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接近于必需氨基酸含量,且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为丰富,它们也是脑组织生化代谢中的重要氨基酸,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性物质的合成,因此是一种含优质动物蛋白、味美、营养价值非常高的鱼类。5

草鱼肌肉的氨基酸模式与FAO/WHO模式基本符合,必需氨基酸组成均相对比较平衡,且含量丰富。5

研究人员对草鱼、青鱼、鳙鱼、鲢鱼、鲫鱼和鲈鱼的相关性质进行测定,得到草鱼鱼肉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18.20%)均高于其他四大家鱼,并且脂肪质量分数也较低(1.97%)。研究人员对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的鱼头进行了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草鱼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其他3种鱼,草鱼中总氨基酸里的呈味氨基酸含量也是最高的。2

种质研究形态学研究不同地理群体的草鱼由于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和进化关系,已经在形态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异。有研究采用10项形态特征参数对来自于长江、珠江、黑龙江水系的约400尾原种草鱼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草鱼不同江河种群间,10项形态特征在总体水平上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三个种群之间形态地理距离为1.00~2.85,表明不同种群间形态特征上的总体差异与其地理距离成正相关。它们在表型上的差异可能是由遗传与环境两方面差异的反映。1

细胞遗传学研究鱼类染色体组型研究,对于鱼的分类、进化、遗传、杂交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草鱼的染色体数目是2n=48,n=24。1

分子遗传学研究对草鱼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运用RAPD、mtDNA、SSR、TRAP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草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中国土著群体的遗传变异高于国外遗传群体,长江群体是最原始的群体,其他水系草鱼均由长江群体演化而来。长江群体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而移居到日本的群体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土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是国外移居群体的两倍多。1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一步加强草鱼种质资源的研究草鱼天然生活环境的人为干扰和破坏,例如水域环境的恶化,大坝建设工程,酷渔滥捕等,这些因素都时刻影响着草鱼天然种质资源库。尤其是长江草鱼,在较好的生长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生长优势。长江草鱼在长江各支流的分布也越来越复杂,缺乏系统的种质资源研究,需加强对中国不同水系或同一水系不同群体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系统研究。随着草鱼鱼苗需求量的增多,需要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水系草鱼在异地繁殖与养殖,客观地评价草鱼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养殖性能,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在保护草鱼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及时地了解草鱼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动态情况,合理制定适合于草鱼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在捕捞生产中,应严格划定捕捞区域,采取合理捕捞制度,积极实行禁渔期、休渔期和捕捞许可证制度,加强渔业行政管理和执法力度。在养殖生产上,从各水系群体中挑选生长、繁殖等经济性状优良的个(群)体进行繁殖和培育,保证繁育草鱼亲本的质量和有效繁育群体足够大,防止近交和混杂,维护不同水系草鱼原有的生态稳定性和遗传多样性。1

推荐食谱香烤草鱼

主料:草鱼1条,生菜1棵。

调料:料酒、盐、生抽、豉油、葱姜、胡椒粉、花椒粉各适量。

做法:1.草鱼洗净切厚片,用料酒、盐、生抽、豉油、葱姜、胡椒粉、花椒粉腌渍入味。2.生菜洗净沥干水分备用。3.将鱼片置于盘中,双面刷油后入微波炉,烧烤档,定时10分钟出炉。4.生菜垫盘,将烤好的鱼片置于菜中,即可食用。6

冬瓜草鱼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鱼250克,食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先用油将草鱼(带尾)煎至金黄色,取沙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把鱼、冬瓜一同放入沙锅内,先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至2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7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