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ēi ruí。一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二指羽毛饰物貌;三指华美貌,艳丽貌;四指柔弱貌;五指萎顿貌;六指锁;七指古代一种首饰;八指草名,即萎蕤。
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词藻华丽。该词被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起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选为首期焐热词汇。
另外,在中医中是一种药材,也叫玉竹,玉竹有节色淡黄,扁圆弯曲蠕虫样。功用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用于肺胃阴伤,燥咳痰粘,舌干烦渴,或阴虚外感温邪,发热无汗,干咳咽痛等症。
清代乐钧《探春·宋云墅仪曹座上咏白丁香花》词里写到:莺燕丁宁久,莫轻启,葳蕤金锁。
汉语词语拼音wēi ruí
基本解释(1)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上葳蕤而防露兮。——东方朔《七谏·初放》
羽盖葳蕤。——张衡《东京赋》
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weary]∶委顿;委靡不振1
引证详解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汉 陈琳 《柳赋》:“蔚昙昙其杳蔼,象翠盖之葳蕤。”
南朝 梁 江洪 《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摇颺葳蕤,与时推移。”
唐 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羽毛饰物貌。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下摩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缪绕玉绥。” 颜师古 注:“葳蕤,羽饰貌。”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宋 沉遘 《赠李审言》诗:“使节葳蕤出 汉 宫,我方受瑞守 江 东。”
华美貌;艳丽貌。
《玉台新咏·古诗》:“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文选·左思》:“敷蘂葳蕤,落英飘颻。” 张铣 注:“葳蕤,花鲜好貌。”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一:“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柔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葳蕤自守,幸白璧之无瑕;缧絏苦争,喜锦衾之可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儿家小娘子葳蕤之质,年十六,孤处无依,欲求人家兰玉而伉俪之。”
萎顿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 司马贞 索隐引 胡广 曰:“葳蕤,委顿也。”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休得葳蕤低揭,心愁意慵。”
清 忧患馀生 《邻女语》:“我的父亲何等激昂,难道我就是这样的葳蕤不成?”
据《太平广记》卷三一六引《录异传·刘照》载: 建安 中 河间 太守 刘照 妇亡,后太守梦见一妇人,往就之,又遗一双锁,太守不能名,妇曰:“此萎蕤锁也。以金缕相连,屈伸在人,实珍物。吾方当去,故以相别,慎无告人!”“萎蕤”亦写作“葳蕤”。后因以“葳蕤”借指锁。
唐 韩翃 《江南曲》:“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明 顾大典 《青衫记·承璀授阃》:“葳蕤重叠琐深宫,扫除近侍飞龙。”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记钱姬假途脱籍事》:“急启葳蕤,而已空诸所有。”
古代一种首饰。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步摇﹞往时男女皆可饰,男冠如曲缨葳蕤之类。”
唐 鲍溶 《李夫人歌》:“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作语》:“印绂相鲜金错落,佩环交映玉葳蕤。”
草名。即萎蕤。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葳蕤草,一名丽草,又呼为女草,江 浙 中呼娃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萎蕤》:“按 黄公绍 《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须,如冠缨下垂之緌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緌,皆像葳蕤,是矣。”参见“ 萎蕤 ”。
植物名称基本简介玉竹别名尾参、玉参、萎蕤、铃铛菜。为百合科玉竹[Polygatum odoratum (Mill)Druce.],以根入药。性平、味甘。具有养阴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医学上用作滋补药品,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2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05℃ 干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60mg,置100ml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葡萄糖0.6mg)。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ml、1.0ml、1.5ml、2.0ml、2.5ml、3.0ml,分别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4%苯酚溶液1ml,混匀,迅速加入硫酸7.0ml,摇匀,于40℃水浴中保温30分钟,取出,置冰水浴中5 分钟,取出,以第一份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B),在49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粗粉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加水100ml,加热回流1 小时,用脱脂棉滤过,如上重复提取1 次,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移至100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加乙醇10ml,搅拌,离心,取沉淀加水溶解,置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2ml,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4%苯酚溶液1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玉竹多糖含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玉竹多糖以葡萄糖(C6H12O6)计,不得少于6.0%。2
|| ||
形态特征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 12叶。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3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圆形或扁长方形,外壁稍厚,角质化。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黏液细胞,直径80~1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外韧型,稀有周木型,散列。2
生长环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台湾。生林下或山野阴坡,海拔500-3000米。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广布。3
品种分类康定玉竹
根状茎细圆柱形,近等粗,直径3-5毫米,可分枝。茎高8-30厘米。叶下部的互生或间有对生,上部的对生较多,顶端者常为3枚轮生,椭圆形至矩圆形,长2-6厘米。花序具2 (3)花,俯垂,总花梗长2-6毫米,花梗长(2)5-6毫米;花被淡紫色,合生成筒状全长6-8毫米,裂片6,长1.5-2.5毫米;雄蕊6,花丝极短,着生近花被筒中部;子房长约1.5毫米,具约等长的花柱。浆果直径约7毫米,褐红色。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生于林下或山坡草地。垂叶黄精P. cur-vistylum Hua 是分布于同一区域的矮小种类,具很多轮叶,叶每轮3-6枚,条状披针形至条形,长3-7厘米,宽1-5毫米,花后向下俯垂,后一性状为同属的其它种类所没有的。
毛筒玉竹
种中文名:毛筒玉竹
种拉丁名:Polygonatum inflatum Kom.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属中文名:黄精属
属拉丁名:Polygonatum
国内分布:产黑龙江(南部)、吉林、辽宁
海 拔:一千多米
金镶玉竹
种中文名:金镶玉竹
种拉丁名:Phyllostachys aureosuleata McClure cv. Spectabilis C.D.Chu .Et C.S.Chao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刚竹属
属拉丁名:Phyllostachys
国内分布:产北京、江苏,浙江也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江苏连云港云台山。
形态特征:灌木状竹
繁殖方法选种玉竹通常用根状茎繁殖,繁殖速度很快。根状望每年长一节,可用来判断生长年限。每个节可生长2~3个分枝,2年可生长6~9个分枝。要选当年生、芽端整齐、略向内凹的粗壮分枝。瘦弱细小和芽端尖锐向外突出的分枝及老的分枝不能发芽,不宜留种,否则营养不足,生活力不强,影响后代,品质差,产量低。也不宜用主茎留种,因主茎又大又长,成本太高,同时去掉主茎就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不易销售。
另外,不要用竹根尾作栽培种,要用猪屎尾作栽培种。
播种玉竹喜阴湿凉爽气候,适宜于在微酸性黄砂土壤中生长,色泽好,沙土疏松,产量高,采挖下不易折断。玉竹地下茎因向四周生长,不易中耕松土,所以不宜在黏土中栽培。黑土产品色泽不好,影响质量。
玉竹一般在8月份栽培,不能连作,也不宜在辣椒茬后种,否则根系生长很差,产量很低,质量很差,甚至死苗。一般玉竹2~3年收获最好,所以要间隔3年种植。
栽培技术选地技术玉竹耐寒,耐阴湿,忌强光直射与多风,喜阴湿、凉爽气候,种植地宜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 层 深 厚 的 沙 质 壤 土。忌 在土质黏 重、瘠薄、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段栽培。忌连作,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前茬最好是豆科植物。4
栽培技术玉竹栽培有根状茎栽植和播种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种子栽培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周期长,成园慢。利用根状茎进行栽培很好的弥补了这些缺点,且遗传性较稳定,能确保丰产,成为主要的栽培方法。。
播种栽培。玉竹种子具有休眠的特性,播种前要进行打破种子休眠的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沙藏法。玉竹种 子 经 过 25d4℃ 低温沙藏处理后,在25℃黑暗条件下发芽率可达88.89%。播种前选择饱满充实、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种子,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播种,春季在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播种。
根状茎栽培。玉竹根状茎栽培要选择优质种栽,种栽的优劣是玉竹栽培成败的关 键。从茎秆粗壮的植株中选取无虫害、无黑斑、无麻点、无损伤、颜色黄白、顶芽饱满、须根多、芽端整齐、略向内凹的肥大根状茎作种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栽植。秋季在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种茎萌芽前进行。栽植前将选好的种茎浸入盛有50%多菌灵500倍液的桶中,药液应浸没种茎,浸泡30min后,捞出晾干备用。4
玉竹的栽培模式玉竹栽培主要有林下栽培和大田栽培两种模式。林下栽培能够有效的利用林下空间,节约土地,林下栽培土壤腐殖质高,缺点是不易于整地,整地时需要很多的人力,大田栽培产量高,易于操作。丹东地区栗园间作关玉竹面积0.2万 hm2,大田栽培面积达0.6万hm2。
林下栽培。随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提高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林下玉竹栽培面积近些年有所增加,主要是选择郁闭度在0.3以下,坡度 不 超 过25°的疏林地或林间空地、林缘。近些 年,由 于 板 栗(Castaneamollossima Blume)栽培品种更新慢,栽培管理科技含量低,产品加工技术滞后,严重影响了板栗产业的发展,部分板栗园出现了板栗树死亡,栽植密度下降的现象。板栗园冠下玉竹复合栽培,充分利用了板栗园冠下空间,做到林药互补,增加了板栗园的经济效益。玉竹板栗 园 下 栽 培 3a 后,产 量 可 达 1000~1500 ㎏/667m2。林下栽培适合穴栽,易于操作,节 省种栽。穴栽 行 距 20~30cm、株 距 20~30cm、穴 深 10~12cm。每穴交叉放种栽3~4个,芽头向四周交叉,不 可 同 一 方 向。 根 状 茎 用 量 为 100~150 ㎏/667m2。4
大田栽培。大田栽培适合播种和根状茎栽培两种方式。4
播种前 25d 左右 将 种 子 进 行 混 沙 5℃ 低 温 处理,播种时按行距15cm 横向 开5cm 深浅 沟 进 行 条播或进行床面撒播,播后覆土3cm,床表面 加 树 叶、稻草等覆盖物。当苗出土时,随即除去覆盖物。每亩用自然风干种子7㎏。玉竹播种后,第1个夏季只长根,不出苗,直至次年4月才长苗。玉竹大田栽培适合条栽,可用机械开 沟。条 栽在床面上按行距15~20cm 横向 开 深10~12cm 的沟。种植时,将玉竹根状 茎 切 成 长 度10cm 左右 的段,在沟底按株距10~15cm 横向排列,芽头朝同一方向放好,覆 盖 猪 粪 或 土 杂 肥。根 状 茎 用 量 为200~250㎏/667m2.
主要价值药用功能概述
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①《本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
②《别录》: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眦烂泪出。③《药性论》: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
④《本草拾遗》: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
⑤《四声本草》:补中益气。
⑥《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
⑦李杲:润肝,除热。主风淫四末。
⑧《滇南本草》:补气血,补中健脾。
⑨《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⑩《广西中药志》:养阴清肺润燥。治阴虚,多汗,燥咳,肺痿。2
附方
1.治发热口干,小便涩:萎蕤五两。煮汁饮之。(《外台》)
2. 治秋燥伤胃阴:玉竹三钱,麦冬三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温病条辨》玉竹麦门冬汤)
3. 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沙参三钱,麦门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一钱五分(炒香)。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益胃汤)
4. 治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生萎蕤二至三钱,生葱白二至三枚,桔梗一钱至钱半,东白禳五分至一钱,淡豆豉三至四钱,苏薄荷一钱至钱半,炙草五分,红枣两枚。煎服。(《通俗伤寒论》加减萎蕤汤)
5. 治卒小便淋涩痛:芭蕉根四两(切),萎蕤一两(锉)。上药,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钱,搅令匀。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6. 治男妇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葳参五钱,丹参二钱五分。不用引,水煎服。(《滇南本草》)
7. 治赤眼涩痛:萎蕤、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熏洗。(《卫生家宝方》)
8. 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萎蕤(焙)四两。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一盏,入薄荷二叶,生姜一片,蜜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服。(《圣济总录》甘露汤)
9. 治虚咳:玉竹五钱至一两。与猪肉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10.玉竹30克,芭蕉120克,水煎取汁,冲入滑石粉10克,分作三次于饭前服,可治小便不畅,小便疼痛。
11.玉竹、党参、丹参各15克,川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心悸,口干,气短,胸痛或心绞痛。
12.玉竹、北沙参各15克,麦冬、北五味子各10克,川贝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可治久咳,痰少,咽干,乏力等症。
13.玉竹、北沙参、石斛、麦冬各15克,乌梅五枚,水煎取汁,加冰糖适量代茶饮用,可治热病伤阴,或夏天出汗多引起的口干思饮,大便干燥。
14.玉竹20~50克,猪瘦肉250克,同煮汤服食,可治久咳痰少,气虚乏力等症。
15.玉竹、首乌、黄精、桑椹子各10克,水煎服,可治贫血萎黄,气阴两伤,病后体弱等症。2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6-12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熬膏涂。阴虚有热宜生用,热不甚者宜制用。
治法/炮制
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蒸玉竹:取洗净的玉竹,置蒸器内加热蒸闷2-3次,至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晒至半干,切片,再晒至足干。
性味
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苦;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
③《滇南本草》:味甘微苦,性平微温。
④《药材学》:味甘,性微寒。2
归经
入肺、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
②《本草通玄》:入肾。2
临床应用
治疗心力衰竭:以玉竹为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等引起的Ⅱ~Ⅲ°心力衰竭5例,服药后分别在5~10天内心衰得到控制。其中3例对洋地黄过敏,服用少量即出现明显的洋地黄过量反应,改用玉竹治疗后,心衰控制,从未发生不良反应。用法:玉竹5钱,每日1剂,水煎服。5例均停用洋地黄,仅配合应用氨茶碱及双氢克尿塞。2
备注
玉竹还有肥玉竹,明玉竹,尾参等别外。本品味甘,多脂,柔润可食,长于养阴,主要作用于脾胃,故久服不伤脾胃,主治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温热病后期,或因高烧耗伤津液而出现的津少口渴,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本品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心绞痛。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竹还有降血糖作用,还有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的功效。2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注意事项
胃有痰湿气滞者忌服, 脾虚便溏者慎服。
①《本草崇原》:阴病内寒,此为大忌。
②《本草备要》:畏咸卤。2
膳食菜谱百合玉竹粥
A、制作工艺
1.百合洗净,撕成瓣状;
2.玉竹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3.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4.把粳米、百合、玉竹放入锅内,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置旺火上烧沸,改用小火煮约45分钟;
5.锅内加入白糖搅匀,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B、食谱营养
粳米:粳米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少高血压的机会;粳米能预防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疗效很好。
玉竹猪心
A、制作工艺
将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1000克。
将猪心破开,洗净血水,与药液、生姜、葱、花椒同置锅内在火上煮到猪心六成熟时,将它捞出晾凉。
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起,揩净浮沫。在锅加卤汁适,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地涂在猪心里外即成。
玉竹人参鸡
A、做法
1.鸡腿剁大块,洗净。2.玉竹以清水快速冲净,和鸡块、人参片一道放进炖锅内,加调味料和4碗水,并以保鲜膜覆盖住锅口。3.隔水蒸(或以电锅蒸)约30分钟,待鸡肉熟透即可食用
B、提示
1.玉竹药效缓和,不适合急症,但多食久食便知其妙,能除去面部黑斑,和悦容颜,更重要的是它能抗机体老化,延缓早衰现象。2.玉竹是治疗中风发热、行动不便、头痛腰痛的常用药,能祛风退热,而且还能抑制血糖、降低血压,使人容光焕发,气色红润。3.玉竹搭配人参,平日用于养生、滋补,则有解忧除烦、平定心气的效果,最适宜工作压力大、个性紧张敏感者。
C、特色
补中益气、润泽心肺、延缓衰老、缓和情绪、抑制血糖、调节血压,久服去面部黑斑。
药理作用1.对血压的影响:给麻醉兔静脉注射20%玉竹(山东崂山产)煎剂,每只1、2或5ml,均使血压缓慢上升。而麻醉犬剂量(5ml)静脉注射,血压无明显变化,但较大剂量(10ml)静脉注射可使血压短暂下降。另有报道,100%玉竹(东北玉泉产)注射液、5%或10%玉竹茎叶浸剂、10%或100%玉竹茎叶煎剂和10%玉竹根浸膏(玉竹地下茎制备的制剂),对麻醉犬、兔均有短暂降压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后,降压作用减弱。
2**.对心脏的作用**:20%玉竹(山东崂山产)煎剂或玉竹酊剂,对离体蛙心小剂量(2-5滴)使心搏收缩增强,振幅加大,大剂量(10滴)使心搏减弱并迅速停止。另有报道表明,100%玉竹(东北玉泉产)注射液,对离体蛙心小剂量无影响,大剂量则抑制;对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先抑制而后增强,对心率无影响。玉竹注射液0.2ml/kg静脉注射于家兔,对在位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均无明显作用。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兔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玉竹含有的甾甙,对心肌的作用与铃兰制剂类似。玉竹配糖体对离体蛙心有强心作用,玉竹煎剂的作用与玉竹配糖体类似。
3.对血糖的影响:家兔以0.5g/kg浸剂肌肉注射,可使血糖上升;而口服其浸膏,血糖先升后降。加藤笃报道,玉竹的甲醇提取物的水溶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对诱发糖尿小鼠分别在4小时后使血糖产生有意义的下降。玉竹甲醇提取物对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具有明显降低作用。并显示有改善耐糖功能的倾向。其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了肝脏糖酵解系统。亦有报道,用玉竹灌胃大鼠对葡萄糖和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血糖升高有抑制作用。
4.对血管的作用:蛙全身血管及下肢血管灌流实验结果表明,20%玉竹(山东崂山产)煎剂,可使血管灌流量显着减少。麻醉犬静脉注射20%玉竹煎剂10ml,可使肾容积减小。另有报道表明100%玉竹(东北玉泉产)注射液对蟾蜍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离体兔耳血管灌流实验表明,100%玉竹注射液0.4ml/kg,由输液管内注入,使血管扩张。而保留神经连系的离体兔耳血管,由对侧耳静脉内注入0.4ml/kg,并不发生明显扩张,说明玉竹扩张血管的作用与神经无关。
5.对血脂及实验性动脉粥祥硬化斑块的影响:锦州医学院药理教研组报道,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兔灌服100%玉竹煎剂,每5ml,每日3次,共30天,与对照组相比,在给药后10、20、30天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及B-脂蛋白均有下降。玉竹(东北玉泉产)注射液灌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共4摩根。结果表明,玉竹有预防甘油三酯上升的作用,而血胆固醇在给药后比给药前有明显增。故认为玉竹注射液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肉眼观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对烧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肖锦松等报道,以玉竹的醇提物灌胃,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说明玉竹可能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7**.对小鼠血清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肖锦松等报道,用(3)H-TdR掺入法和经典和琼脂集落培养法比较观察条件培养液(CM)中集落刺激因子(CSF)的活性,结果二法显着相关。玉竹提取物140、280、560、1120、2240mg/kg小鼠腹腔注射1次或5次后6小时血清,每孔40μl(终浓度20%),结果1次注射后血清CSF水平随着玉竹量的增加而增高,560mg/kg达高峰,后随着注射量的加大而下降,5次注射血清CSF水平几乎成一水平线,量效关系不明显,当1次注射后的血清在56℃水浴中加温30分钟,CSF水平比不加热的血清明显升高,趋势相似,也是560mg/kg时达高峰,后随着玉竹量的加大CSF水平逐渐下降。腹腔注射玉竹140mg/kg后血清CSF动态变化:腹腔注射玉竹提取物140mg/kg,1、3、6、12、24、48小时后血清,每孔40μl,结果玉竹注射后1小时血清中CSF急居上升,6小时达高峰后迅速下降,24小时接近正常水平,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在诱生CSF的同时也诱生集落抑制因子(CIF),他们参与机体的免疫及造血调节。
8**.对平滑肌的作用**:20%玉竹煎剂可使小鼠离体肠管先兴奋后抑制。对小鼠离体子宫仅有缓和的刺激作用。
9.玉竹煎剂对犬的血液凝固、尿量均无影响,亦无溶血作用。
10.其它作用:腹腔注射100%玉竹注射液,可延长小鼠耐缺氧的时间,但死亡仍未超过30分钟。给实验性结核病小鼠饲以含2.5%玉竹的饲料,每日约食入药物50-75mg,相当于2.5-3.7g/kg,结果能降低其死亡率,但病变减轻不明显。2
化学成分化学成分
根茎含粘液质(系多聚糖,水解成D-果糖81.7%、葡萄糖及阿拉伯糖) ,微量皂甙,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 ,环氮丁烷-2-羧酸(azetidin-2-carboxylic acid) ,山柰素阿拉伯糖甙及天冬酰胺、鞣质、甾体皂甙。根茎还含有玉竹粘多糖(odoratam) ,4种玉竹果聚糖(polygonatum -fructan O-A,B,C,D)。
理化鉴别
1. 取粗粉约lg,加水10ml,水浴温热约半小时,滤过。取滤液行下列试验:①取滤液2ml置试管中,加α-萘酚l-2滴,摇匀,沿管壁加硫酸lml,两液面交界处显红色。(糖类反应) ②取滤液2ml,加混合的Fehling试液3ml,水浴加热片刻,有砖红色沉淀产生。(糖类反应)
2.纸色谱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50ml,回流4小时,弃去甲醇,药渣加水适量煎2小时,滤过,得滤液约20ml,加乙醇使成含醇量为 65%的溶液,得白色絮状沉淀,冷藏过夜,滤过。沉淀加1mol/L硫酸lml,置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成透明溶液,加水少量,用碳酸钡调至pH值6-7,滤过。滤液中加氢型强酸型阳离子树脂1小勺,放置过夜,滤去树脂,滤液浓缩作供试液。另以半乳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为对照品。分别点样於同一Whatman NO:1滤纸上,用苯酚-水-浓氨水 (40g∶10ml∶5滴) 下行展开,以邻苯二甲酸-苯胺(1.66g∶0.93ml溶於水饱和的正丁醇100ml) 喷雾后105℃烤20分钟。供试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