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绵羊细颈线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虫体线状,黄白色。前端尖细,具头泡,颈翼短,自头泡后半部开始至颈翼末有横纹。

基本信息绵羊细颈线虫N. archari sokolora,1948

宿主:羊。

寄生部位:小肠

分布:同心1

简介多种线虫都能引起绵羊和山羊的寄生虫性胃炎和肠炎。其中最重要的有捻转血矛线虫、普通奥斯特线虫、艾氏毛圆线虫、肠内寄生的其他毛圆线虫、细颈线虫、羊仰口线虫和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柯氏古柏线虫、乳突类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和绵羊夏伯特线虫对绵羊也可能有致病性2。

分类信息

|| ||

形态描述口孔位于虫体前端顶面,四周围绕6个乳突。口囊短浅,食道圆柱状,在出口处有一个三角形的角质齿,高0.0038—0.0051 mm。有纵纹16条,尤以颈部为明显。未见颈乳突。

雄虫体长10—13.5 mm,最大宽度0.098—0.119 mm,伞前体宽0.070—0.084mm。头泡长0.0163—0.0442 mm,宽0.0306—0.0374 mm。食道长0.490—0.588mm,宽0.0309—0.0340 mm。排泄孔明显,距头端0.4074—0.5250 mm。交合伞由2个大的侧叶和1个小的中间向内凹陷的背叶组成。侧叶与背叶间具有较深的凹陷。伞膜横径0.1680—0.2548 mm。腹腹肋与侧腹肋大小近似,并列前伸,弯向前方,不达伞缘。

前、中、后侧肋由同一基部伸出,在距基部0.0510—0.0544 mm处分出前侧肋,独立前伸,弯向前方,不达伞缘。中,后侧肋并列前伸,不达伞缘。3支侧肋大小近似,前侧肋稍粗。

外背肋由背肋基部伸出后与侧肋并列前伸,不达伞缘。背肋由基部伸出时,即呈两个独立的支干分列于背叶两侧,在其末端又各自分为2小支,外侧支向外弯并稍长于内侧支。背肋长0.0420—0.0644mm,末端达伞缘。在伞前体表两侧距交合伞基部0.0170—0.0204 mm处有一对丘疹状乳突。

交合刺1对,黄褐色,线状,等长,同形,后端弯向腹面,长0.8372—0.8820mm,近端宽0.0102—0.0136 mm,在中部稍前方联合并行,联合处宽0.0272—0.0306mm,末端形成分为两个短支的联接尖,长0.0102—0.0136 mm。交合刺膜侧面观椭圆形,在背侧近末端处有一向内凹陷的小缺刻,正面观在联接尖末端有一向外的弧形隆凸。未见引带。

雌虫体长16.1—23.0 mm,最大宽度0.189—0.336 mm。头泡长0.0204—0.0272 mm。食道长0.538—0.700 mm,宽0.034—0.051 mm。排泄孔距头端0.392—0.588 mm。阴门横缝状,位于虫体后1/3处,距尾端4.4409—5.9156 mm,其上具有2个稍隆起的唇片,前唇向后,稍盖后唇。排卵器(包括括约肌)长0.406—0.546 mm。肛门距尾端0.0560—0.0174 mm。尾端钝平,其上有一个小尾刺,长0.0105—0.0187mm。卵椭圆形,长径0.2100—0.2758 mm,幅径0.0981—0.1540 mm。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宁夏。

国外分布原苏联。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