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紫樱是一种适应性、抗病力、发芽力均强,极耐修剪,半荫条件下仍可保持紫红色的植物。根系发达,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格,在干旱、瘠薄的以及沙石土等条件下也可正常生长。矮紫樱凭借其色感效果好、季节性差异小、栽培管理简便等优点,在园林绿化上的地位愈加突出,常用于街道、公园、庭院的色带或球状绿篱,是优秀的园林绿化彩叶配置树种。
形态特征矮紫樱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180cm-250cm,冠幅150cm-280cm,枝条幼时紫褐色,通常无毛,老技有皮孔,分布整个枝条。单叶互生、叶长卵形或卵-状长椭 圆形,长4cm-8cm,先端渐尖,叶基部广楔形,叶缘有不整齐的细钝齿,叶紫红色或深紫红色,叶背面紫红色更深。初生叶片紫红亮丽。当年生枝条本质部红色。花单生,中等偏小,淡粉红色,花瓣5片。微香,雄蕊多数,单雌蕊,花期4-5月。
生长环境根系发达,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格,在干旱、瘠薄的以及沙石土等条件下也可正常生长。
花型的重要性是导致它属复杂多样的关键因素。一朵中心布满雄蕊的敞开的圆形花是对传粉者――主要是蜜蜂,有时是像蜜蜂的蝇类――最好的邀请,它有宽阔的降落垫和容易接触的大量花粉。因为花朵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器官,所以它能够自花传粉。这意味着一只采食的蜜蜂一次来访就有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或是嗡嗡地飞来飞去,就能无意中实现杂交1。
主要价值矮紫樱凭借其色感效果好、季节性差异小、栽培管理简便等优点,在园林绿化上的地位愈加突出,常用于街道、公园、庭院的色带或球状绿篱,是优秀的园林绿化彩叶配置树种。
优点介绍1、色感效果好,在园林绿化上前景广阔。
矮紫樱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其叶片呈紫红色,亮丽别致,树形紧凑,叶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现非常好。紫红色在整个叶片生长周期中稳定,是优于其它紫叶植物的突出特点之一,紫叶矮樱自新生叶片到落叶自始至终显紫红色,树冠整体颜色分布均匀,季节差异小。随着紫叶李叶色严重退化,树形松散,矮紫樱在园林绿化上地位愈加突出。在盆栽应用方面,可制成中型和微型盆景,可用老杏树桩子多头嫁接,经造型后点缀居室、客厅,古朴、典雅。
2、适生性强,便于引种推广。
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轻度粘土上生长良好。性喜光,耐寒能力较强,在辽宁、吉林南部,小气候好的建筑物前避风处,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抗病力强,很少有病虫危害,极耐修剪,半阴条件仍可保持紫红色,根系特别发达,吸收力强,对水、肥条件要求不严格,在于旱、瘠薄以及矸石土产地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
3、繁殖容易,栽培管理措施简单。
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繁殖,嫁接砧木一般采用山杏。山桃,以杏砧最好。春、秋季采用切接,夏、秋季采用芽接;扦插生根率达85%,成活率可达80%。紫叶矮樱具有蔷薇科植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萌蘖力强,故在园林栽培中极易培养成球型或绿篱,通过多次摘心形成多分枝,冬季前剪去杂枝,对徒长枝进行重截。盆栽花谢后换盆,剪短花枝,只留基部2-3芽,可以用截于蓄枝法造型,对主干、主导枝及时攀扎,多见阳光。6月下旬盆栽控制水肥,注意造型,促进枝条充实。
繁育方法播种、扦插或高压法,冬、春季为适期。栽培要点:栽培介质以高含有机质之壤土或沙质壤土为佳。花期长,秋末至春季施肥3~4次。花后修剪整枝,植株老化施以重剪或强剪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