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长叶大岩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长叶大岩桐是本属植物“大岩桐”的变种。与原种的区别是:叶片大而长,叶脉呈白色。其它可参看“大岩桐”。大岩桐野生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热带高原地区。大岩桐生长期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大岩桐花大色艳,花期又长,一株大岩桐可开花几十朵,花期持续数月之久。是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及窗台的理想盆花。用它摆放会议桌、橱窗、茶室,更添节日欢乐的气氛。

形态特征大岩桐为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叶对生,肥厚而大,密生茸毛。花朵钟状,色彩丰富,大而美丽。大岩桐的栽培品种繁多,花色有蓝、粉红、白、红、紫等,还有白边蓝花、白边红花双色和重瓣花。常见品种有威廉皇帝(EmperorWilliam),花深紫色,具白边。挑战(Defiance),花深红色。弗雷德里克皇帝(EmperorFrederick),花红色白边。瑞士(Switzerland),花褶红色。泰格里纳(Tigrina),花橙红色。另外,还有火神(VulcanFire)、格雷戈尔·门德尔(GregorMendel).赫巴·奥塞纳(HebaOsena)、维纳斯(Venus)等。重瓣种有芝加哥重瓣(DoubleChicago),花淡橙红色,重瓣。巨早(EarlyGiant)系列,花色有深紫具淡紫边、深红等,开花早,从播种至开花只需4个月。重瓣锦缎(DoubleBrocade),花有深红、红色具紫色花心和白边、玫瑰红具白边、深红具深紫色花心等,矮生,重瓣花,叶片小。

常见同属观赏种有细小大岩桐(S.pusilla),属迷你型大岩桐,花淡粉红色,其品种有白鬼怪(Whitesprite),花白色;小娃娃(DollBaby),花淡紫色。王后大岩桐(S.regina),花淡紫红色。优雅大岩桐(S.concinna),花淡紫色,喉部白色。还有长叶大岩桐(S.speciosavar.macropHylla)和杂种大岩桐(S.hybrida)。

物种起源大岩桐又名落雪泥,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植物。大岩桐叶茂翠绿,花朵姹紫嫣红,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花卉。每年春、秋两季开花,那温文尔雅、美丽柔软的钟状花,为五一节和国庆佳节提供装饰盆花。大岩桐1785年在南美巴西发现,19世纪初引入欧洲。19世纪60年代通过杂交育种,已选育出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已育成花径7-12厘米、深蓝白边的重瓣花和鲜红白边的重瓣花等4个栽培品种。90年代又培育出矮生和迷你型大岩桐,为大岩桐的盆栽观赏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国大岩桐的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由在南京的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山陵园纪念植物园从美国引进。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植物园才正式引种试种。直到90年代才有小批量生产,至今还没有形成规模。

生长环境长叶大岩桐野生于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的热带高原地区。大岩桐生长期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1-10月适宜温度在18-23℃,10月至翌年1月为10-12℃。夏季高温多湿,对植株生长不利,需适当遮荫。生长期要求空气湿度大,叶片生长繁茂葱绿。冬季休眠期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温度又低,块茎易腐烂。冬季温度不低于5℃。要求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富含腐殖质土壤。

分布范围大岩桐原产巴西。

繁殖方法可用播种、扦插和球茎分割等法繁殖。

播种繁殖:春、秋两季均可播种。用腐叶土、培养土和细沙的混合土壤,经消毒后装入播种浅盆,抹平压实。大岩桐每克种子28000粒,播时必须均匀撒上,盆底润水后盖上玻璃。室温保持18-22℃,播后10-21天发芽。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移植浅盆,6-7片真叶时定植于12-15厘米盆。苗期避免强光直射,适当遮荫,经常喷雾,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播种后6个月开花,即3-5月播种,9-10月开花,9-10播种,翌年4-5月开花。

扦插繁殖:块茎上常萌发出嫩茎,剪取嫩茎,长2-3厘米,插于膨胀珍珠岩或细沙中,室温维持18-20℃,插后15-20天生根。叶插,花落后,选取优良单株,剪取健壮叶片,留叶柄1厘米,剪平,叶片的1/3插入沙床、2/3留在地面,适当遮荫,保持一定湿度,插后10-15天可生根。待长出小苗后移入小盆。5-7月扦插,翌年6-7月开花。

球茎分割繁殖:春季换盆时、块茎发芽后,用芽接刀将块茎割成几块,每块需带芽眼,否则仅能生根,形成不了生长枝。分割的伤口用草木灰涂抹,以防止块茎腐烂。

最近,用嫩叶为材料,也进行组培繁殖。

栽培管理盆栽用土,泥炭土(腐叶土)2份加珍珠岩(河沙)1份,再掺少量有机肥,混合后消毒即可应用。播种小苗长出1-2片真叶时先移植一次,待幼苗长出3-4枚真叶时,再上营养钵培养,长出5-6枚真叶时上10cm盆培养。植株长大后定植到14-16cm盆中。栽种深度以植株茎部大叶平盆口为度,浇水不易过多,见干再浇,空气温度要求高,生长期间保持半阴和高湿环境有利植株生长,每周施液肥一次,由于大岩桐叶面绒毛密生,施肥时注意不要污染叶面。温度保持18-25℃,冬季不能低于5℃,高温时注意通风、降温,冬季枝叶枯黄,停止浇水施肥,将球茎取出贮存微湿润的沙中,保存在10-12℃室内。第二年春季种植或作繁殖材料,切成若干块,每块一芽进行种植1。

园林用途大岩花朵大,花色浓艳多彩,花期很长。是深受人们喜受的温室盆栽花卉。尤其能在室内花弃较少的夏季开花,更党可贵。在北京、南京等地为夏季室内装饰的重要盆栽花卉。宜布置窗台、几案、会议桌或花栗上。控制栽植期,可使它在“五・一”和十・一”节日开放。为重大节日提供优美的室内布置材料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